English

“大胡子师长”带兵闯震中

2008-07-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赵丕聪 本报通讯员杨鹏飞 我有话说

抗震救灾英雄谱

“走!就是死也要死在前进的路上!”声如洪钟的王凯一挥手,带着车队疾速奔向滚石不断的重灾区。

这位以雷厉风行著称的成都军区某红军师师长,在大灾面前,带领部队最先到达重灾区北川,指挥部队最先挺进震中映秀镇,率领部队最先打通通往映秀镇的交通要塞。

人们记住的,还有他来不及刮去的满腮胡须……

首战北川

5月12日14时28分,山摇地动,正在写工作报告的王凯立即把屋里的军用电话拽到篮球场,下达第一道命令:所有车辆编队,油加足,装好物资,待命出征。

19时40分,救灾命令下来,王凯带领2000名官兵风驰电掣奔向北川灾区。

到达绵阳安县时,已是23时30分。此时,余震强烈。夜幕中,有路人拦住他们:前面太危险,你们天亮再走吧!王凯对老乡说:“早一秒钟赶到,就能多抢救一条生命,我们不能停,只能向前冲!”

13日零时35分,北川县城迎来了第一支救灾部队。

站在县城的废墟上,王凯向集团军发出了第一封电报:“北川灾情非常严重,三分之二以上房屋倒塌,预计死亡人数7000人以上,我部正全力展开救援。”这是从北川发出的第一份灾情报告。

报告完灾情,王凯立即加入到救援队伍中。转移群众、抬运伤员、搜救群众……在他的带领下,官兵奋力展开生命大营救。

13日至14日上午,在王凯的指挥和带领下,官兵们转移被困群众和伤员3300多人,从废墟里救出320多条鲜活的生命。

转战映秀

14日下午,王凯赶赴汶川县映秀镇指挥部队救灾。刚到达,军长许勇就给他下达命令:组织你师炮兵团和集团军工兵团,于17日18时以前打通至映秀的生命线。

通往映秀镇的道路沿途430余处山体大滑坡,山石不断滚落,工程浩大而危险。有人断言最快也要1个月才能打通这条陆路。王凯召集起两个团的现场指挥领导,斩钉截铁地说:“就是豁出命来,也要打通这条生命线!”

5月15日,王凯带着官兵在上有滚滚飞石,下有湍急岷江的逆境中开山劈石、抬土运泥,昼夜不停地施工。他与官兵们奋战在一起,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凉水。在最危险的路段,他总是奔上前去,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还当安全警戒员。兵力不够,他把师机关和直属队全部派了上去,指挥部队从塌方地带的两端同时展开作业。

王凯的身影犹如一道无声的号令,许多战士被飞石砸伤了,但一看到师长与他们并肩战斗,便擦干血迹继续干。

众心齐,山河移。经过官兵三天两夜的奋战,通往映秀镇的道路终于在17日16时提前打通。

羌寨攻坚

5月21日,当得知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全村房屋全部倒塌、群众露宿野外时,王凯主动请战,转战到这个被誉为“云朵上的都市,古羌王的遗都”的羌寨。他要组织部队在3天内为萝卜寨乡亲搭建一个帐篷村。

萝卜寨特殊的地形地貌、复杂的环境和恶劣的气候决定了这是一场艰难的攻坚战。

“想想受难中的乡亲,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攻坚战打响之前,王凯一席简短的动员,麾下500官兵胆气倍增。余震不断,泥石流从山巅倾泻而下。官兵每人负重50公斤以上,昼夜不停地把帐篷从汶川县城徒步向15公里外的萝卜寨运去,在陡峭的崖壁间攀爬,在乱石、泥水中跋涉。50多度陡坡、尺余宽的弯道上,大家只能单腿跪地,慢慢往前挪动。“大胡子师长”带领官兵走出一条生死路,一趟,两趟……震后的岩石上留下一串又一串带血的手印。

两天后,所有帐篷全部运送到位。第三天,萝卜寨帐篷村的建设顺利告捷,村民喜不自禁,鞭炮齐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