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论中部地区发展模式

2008-07-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高萍 我有话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出现分化。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和率先开放的政策优势,逐渐走出了一条外向型发展道路,其基本特征是:以出口为导向,“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为了发挥中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主要依赖国外资本;为了弥补技术不足,采取了“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沿海地区的外生型发展模式在对外开

放初期阶段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在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弥补资本和技术不足方面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但由于沿海外向型经济的层次没有及时提升,中西部的发展跟进不够,沿海的发展模式长期被锁定在这种路径之中,逐渐呈现出片面依赖国外的市场、资本、技术和资源的特征。

当前,伴随着沿海加工贸易产业向中部地区的转移,上述片面外生型发展模式也出现了向中部地区转移的均势。笔者认为,中部地区不能复制上述沿海地区的外生型发展模式,因为这种复制与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是相悖的。中部地区复制沿海发展模式,首先必然导致污染转移。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和攀比效应,可能导致各地竞相降低环境标准和产业进入门槛,最终使中部地区成为又一个污染避难所,而且一味承接低层次产业转移也将导致中部地区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科学发展”的老路。其次,中部地区毕竟不具备沿海地区那样的开放条件,如果承接低层次产业,在产业层次低和开放条件相对不利的双重挤压下,中部与东部的发展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笔者认为,中部地区只能采取内生型为主的发展模式,即主要依靠国内的技术、资本和市场来实现区域发展。原因在于,中部地区有着不同于沿海地区的独特区情:

首先,中部地区需要实现科学发展一步到位。沿海地区在实现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同时,客观上形成了先发展后科学发展的“两步走”路径。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几乎是同步的,这就要求中部地区必须实现科学发展一步到位,具体体现在:在发展道路上做到发展好与发展快相结合,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结合,承接产业转移与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在发展模式上做到在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资本、技术和市场的同时,更多开发和利用国内的资源、资本、技术和市场,探索和形成内生型为主的发展模式。

其次,中部地区的发展承载着新的使命,面临着新的约束。根据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部地区的功能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其崛起路径是要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中部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崛起路径都指向了内生型发展模式。

再次,中部地区有着特殊的区位价值。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发挥这种区位优势是中部崛起的必由之路。更重要的是,国家在推进发展方式整体转变的过程中,一个战略性举措就是扩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因此有了新的内涵:一方面是国内市场枢纽;另一方面,中部地区人口密集,因而是国内市场培育潜力最大的区域。这种特征为中部地区开发国内的资本、市场、资源,形成内生型发展模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部地区的内生型发展模式应建立在下述基点上:

1.开发本地区资源是内生型发展的基础。与沿海地区相比,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因此,本地区资源开发是发展内生型经济的基础。在未来的探索进程中,中部地区还需进一步加大本地资源开发与精深加工力度,特别是通过发展全面创业来充分开发区域内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实现本地区自然资源、产业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和有机整合。

2.拓展国内市场是内生型发展的依托。如果说在过去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沿海地区在探索外向型发展模式方面具有先发优势,那么,在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中部地区在探索内生型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就具有后发优势。中部地区探索内生型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点,就是培育市场体系,拓展国内市场,发挥市场枢纽作用。

3.推进自主创新是内生型发展的关键。中部地区要探索内生型发展,关键是要大力推进技术的自主创新。只要加大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力度,在现有产业和市场的基础上,完全能够进一步激活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内生型发展的技术基础。

4.实施三个开放是内生型发展的先导。内生型发展不等于内向型发展,更不等于封闭发展,相反,它需要更高层面的开放,即超越原有政策层面开放的体制层面的开放,如此才能实现中部地区优势资源与外部优质要素的对接,增强和发挥中部地区的特色和竞争力。一是要采用先进的市场手段,高起点建设中部地区的市场体系与物流、金融等市场服务体系。二是要加强对沿海地区的开放,与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实现有机对接和互动。三是中部各省份间也要互相开放,实现区域内的协同和协调发展。(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