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态福建铸就海西发展新品牌

2008-07-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户华为 高建进 我有话说

“树多,水好,空气好,推开窗户就可以将青山绿树尽收眼底,在福建生活真是一种幸福。”不少在福建呆过的外省人都深有感触。的确,高达62.96%的森林覆盖率,让福建连续多年成为全国最“绿”的省份;接近99%的水质功能达标率和三类水质比例,使闽江在全国主要河流中“独树一帜”。近年福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提升环境

质量,群众“环境幸福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不久前,福建省委在《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决议》中提出,“要努力实现永续发展,加快生态省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规划,生态福建将在2020年建成。八闽大地上的绿水青山将见证这一生态发展的科学历程。

生态加减账,武夷山市发展之道

从林场工人到饭店老板,邵宝华经历了武夷山生态立市以来的巨大变化:“以前成天伐木,又苦又累,现在‘转型’当上小老板,从两三个人发展到现有员工十几人,我们桥头饭店生意越做越红火。这都是政府发展生态旅游带来的好处。”

像邵宝华这样成功“转型”的人在武夷山市不在少数。当地政府充分利用武夷山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优势,确立“环保立市”的发展战略。在政府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打造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的过程中,不少林业工人和农民或者当上了护林员,或在九曲溪放竹排,或从事导游,或做生意搞企业,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大力保护“双世遗”核心景区是武夷山市生态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他们在景区建起大气质量观测站等,对景区空气进行动态监测;在九曲溪、东溪上游全面扩建生态公益林,实施搬迁工程。“我们把上游原来两个伐木厂的工人,整建制转成了护林员,还搬迁了居住在九曲溪周边的500多户群众,把九曲溪沿岸建成了一条绿色长廊。”武夷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春介绍说。

其实不仅是核心景区,全武夷山市都在紧紧围绕生态发展作文章。林木是该市重要收入来源,但是为了保护森林和水土,政府严格控制林木的采伐,毅然关停了许多木材加工企业和网点。市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级给武夷山市的天然林采伐指标是5.73万立方米,当年仅使用3.79万立方米,阔叶树种的采伐量每年缩减40%,两年来,仅天然林采伐就少收入800多万元。

一方面投入巨资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主动缩减天然林采伐指标,舍去大量林木收益,这一加一减算的就是生态加减账。正是这种舍得之道使武夷山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该市森林覆盖率达77.9%,绿化程度达94%。良好的生态带动了旅游业乃至全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去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26亿多元。“保护好武夷青山秀水,才有美好幸福的未来。”这是尝到甜头的武夷山人的共同心声。

下游补上游,在全国率先拉开林改序幕

福建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省份,全省人均耕地不到0.6亩,而人均林地面积达4亩。长期以来,由于集体林产权问题未能很好解决,林农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也限制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

2003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保证农民拥有山林所有权、经营自主权、林木和林地的处置权。“山定主,树定根,人定心”后,老百姓放心投入,精耕细作,林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2005年以来,全省植树造林总面积连续3年每年超过200万亩,比林改前翻了一番。林业产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2.44个百分点,达62.96%,居全国第一,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林业改革与发展综合试验区。

在商品林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后,2007年福建省又打响了林改“第二战役”――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对占全省林地1/3的生态公益林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机制,重点确保生态补偿金落实到农户,使农民共享实惠。

永泰县清凉镇农民王积茂承担了130多亩生态公益林的管护,他表示:“现在我这生态林管好了,可领到政府的生态补偿金,一年还能在林下养3000多只土鸡,收入好几万元哩!”

“王积茂”们的积极性来自福建省在公益林补偿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福建不仅连年增加补偿资金,还于2007年创造性地出台《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案》,让经济发达地区反哺林业,开创了我国区域性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先例。这一方案的实施,每年可筹措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8590万元,使全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每亩提高2元。越来越优惠的补偿政策使得林农自发成为造林的主力军,2007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210万亩,创近10年来新高,绿色长城正在八闽大地迅速延伸。

新招加硬招,保护生态成共识

2008年元月15日晚,首届福建环境文化节迎春文艺晚会在福州大戏院隆重进行,一个个与环保紧密结合的精彩节目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这是“2007福建环境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动员群众投身环保事业。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福建多管齐下,从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到科技环保,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手段,工业、农业、养殖业全行业参与,社会各界共同行动。

从去年起,福建加大环境问责力度,领导治污不力不能提拔,评优创先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同时,减排工作形成金融、经贸、质监、物价和建设等部门齐上阵的“组合拳”。公共财政日显“环保情结”,2007年,省财政共安排省级环保专项资金1.77亿元,比上年增长78.26%。近日,福建省环保局与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推出“绿色信贷”制度,首次将企业环境执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系统,斩断污染企业的资金链条。

泉州德化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电气化生产。陶瓷业曾是重污染产业,可以此为支柱、陶瓷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0%的德化城区却看不到一个烟囱、难寻一片陶瓷垃圾,城区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被有关专家誉为“人本的绿色”。

作为养猪大省,福建省大力推广的生物发酵零排放猪场,能够节水八九成,节约人工费用30%,更实现了污水零排放。该技术还可用于牛、鸡等养殖,让养殖业华丽“变脸”。

福建海洋与渔业部门开始把工作重点放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上,在全国率先开展“海漂垃圾”整治,并推出海洋生态修复、海岛生态保护等新举措,积极建设“海西蓝色家园”……

一系列新招和硬招,让福建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日前,福建省环保局发布了2007年环境状况公报,去年福建省水、大气和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名列全国前茅,水质状况总体良好,I至III类水质较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水域功能达标率为96.0%。福建省2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和优于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为91.3%。打造生态海西,建设绿色家园,大步迈向美好明天,生态福建已然成为海西建设的全新品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