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命的强者 学者的楷模

2008-07-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高平 我有话说

金海的事迹在内蒙古各地广为传诵。今年4月,内蒙古组织了金海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区进行巡讲。很多听众表达了对金海的祝福,认为他是“草原上的保尔”、“内蒙古的霍金”。金海面对困境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潜心学术研

究的奋斗精神,对学生严格要求又慈爱无比的高尚师德,深深感染和打动了每一个人。金海用他残缺的身体和钢铁般的意志为人们做出了榜样。

老师眼里的“资料库”

金海出生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沙尔利苏木的一个蒙古族牧民家里。家中兄妹3人,他是家中老大。高中毕业以后,他在当地的一个嘎查小学里教书。两年的民办教师虽然摆脱了放牧种田的生活方式,但是没有改变他的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要考大学。

1977年重新恢复的高考彻底改变了金海的命运,他顺利考取内蒙古大学蒙语系。

当年的同班同学说,金海是他们班最爱学习的一个。他学的专业是蒙古学,还自修历史专业。而且他的日语非常出色,在上学期间受到日本学者的赞誉。在他还没有毕业时,学院党史研究室需要两个研究人员,当时金海的老师郝维民教授第一个推荐了他。后来金海的毕业论文一鸣惊人,他最终留在学院从教。

在同事眼里,金海对任何事情都特别较真,也是一个用心去工作的人。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珍藏着上百万字的珍贵历史文献,同事们说:“要是没有金海,文献恐怕没有这么多。”

1992年,金海被派往日本搜集资料,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战史研究所图书馆、东京大学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都留下金海的足迹。他一本一本地翻,把所有关于日本对内蒙古地区军事战略的资料都做了标注。拿回来又重新装订,花了两年的时间进行整理。1993年,金海又被派往蒙古国搜集资料。

金海从日本和蒙古国搜集的资料成了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近现代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的镇馆之物,这些稀缺文献在国内尚属唯一,也成了很多研究生写毕业论文的最主要参考依据。

金海有着超群的记忆力,在为学校整理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他积累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成为历史通,为他后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金海的恩师、《内蒙古通史》的总负责郝维民教授说,对金海来说,疾病是偶然的,但他的成功是必然的,因为他有一个知识分子的执着追求。

学者的责任

金海说,选择研究蒙古史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更多的是学者的责任。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尽管研究蒙古民族历史的学者很多,但大多是外国学者和其他民族的专家,真正研究本国本民族的蒙古族专家学者寥寥无几。

“蒙古族不了解不研究自己民族的历史,那简直是一种悲哀。”因此,金海决定专攻蒙古历史的研究,并成为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中青年学者中成果最显著的一个。

郝维民教授说,金海多半的著作和项目是在患病以后完成的。当时他的眼睛已经不能再在电脑显示屏上看东西了,但是他还是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硬是完成上百万字的著作。

在合著《内蒙古通史》时,金海刚刚做完第二次大手术。郝维民是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的老伴担心金海带病工作扛不住,就劝郝维民“一定不要给金海施加压力”。然而,金海却尽最大努力按时完成工作计划,如果需要延期,他一定提前向主持人说明原因,重新安排计划。金海参与的项目,从来不无故拖延,而且完成的质量也高,他参与的《内蒙古革命史》、《内蒙古近代简史》、《内蒙古通史纲要》、《百年风云内蒙古》等项目都是如此。

特别是金海与赛航共同主编的《内蒙古通史》第6卷,全卷达150万字,金海除了担任主编外,还执笔撰写60多万字。这是《内蒙古通史》8卷中最早完成的一卷。郝维民说,金海这种认真负责,与人合作之诚信的作风,是难能可贵的。在金海先进事迹的座谈会上,这位年过七旬的老教授谈起自己的学生、同事时好几次无法释怀而泪流满面。郝维民认为,金海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是所有学者学习的典范。

自1999年患病以来,金海出版个人专著2部,合著7部,字数约120万字;发表论文24篇,字数约35万字。现已完成等待出版的有165万字,加上1999年之前出版的22万字的历史书籍,他的著作达到342万字。

严谨治学的楷模

20多年来,金海讲授的蒙古近代史等课程,深入浅出,让许多学生爱上了这门课。

金海带硕士生、博士生有一套成熟的思路和方法。他首先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养成一丝不苟、扎实研究、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将学生真正带入学术大门。

金海要求学生在作学问上不能有半点虚假,尤其在论文方面,他不仅在题目上要给学生以启示,在内容上也要严格把关。他要求学生的论文要有自己的独创,不能没有见地,更不能照搬。即使在几次住院期间,他也要带上学生的论文在病床上修改。

目前,他已经培养了7名硕士生,正指导3名博士生和6名硕士生。

金海是一个对于自己有着很好规划的人。从1992年起,金海就开始制作效率手册,每年一册。他的效率手册上记着一年的工作计划,长远的,一周的,详详细细。

在金海书房的格子里,摆放着很多小卡片,这是金海的课题计划时间表,上面记录了从2004年至今的所有课题计划安排,每做完一项,他就用红笔打上钩。他还养成了每天作记录的习惯,一个厚厚的日记本记录了他每天的工作学习日程和心得体会。

生活的磨砺给了金海百折不挠的精神。他的学识和修养,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众多师生的敬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