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两岸亲情一“线”牵

2008-07-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秦演 我有话说

二十世纪篇

“201,电话!201,电话!台湾来的,长途,快点!”

从我家楼下传来电话间张阿姨高声用手提喇叭发出的传呼声。听到传呼,我迫不及待地奔出房间跑到电话间,手略微有些颤抖地拿起电话听筒;海峡那边,老爸兴奋地告诉我,“来沪探亲的飞机票已经订好……”这是上世纪八十年

代的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分别三十九年的亲人即将团圆的福音当年就是这样通过传呼电话两情一线牵。当老妈气喘吁吁地快步走来时,电话已经收线。

老爸从台北来沪探亲的喜悦,笔墨难以形容,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我们家尚未能装电话。他无法及时把久别重逢亲人的喜悦,还有太多的所见所闻所感马上告诉台北的姨妈和弟妹们分享。从我们杨浦区打“的”去市区电话局想挂个长途,居然因排长队而未成。老爸最终只能无奈地戴上老花眼镜把种种心情跃然纸上,用航空信发出,同时一再叮嘱,快点装个电话,今后联系方便些。

送走老爸不久,我很快去江西路九江路市电话局申请登记安装电话,当场交了50元预约金,填了好几份表格。谁知道由于线路紧张,直到两年后才装上电话,我们家是本幢楼第一个装电话的,还是沾了台胞老爸的光。

电话装好了,通讯联络自然方便多了,这已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从学校退休在家的妈妈不用出门就可同她的老同事老同学聊天问候,和台北亲人的联系自然也勤快多了。不过当时考虑到长途话费的昂贵,大多是台北打来的多,我们一般大多以接电话为主。老妈她连内地长途都舍不得打,何况打台北的电话?记得老爸第二次来沪探亲,陪他去了重庆姑妈处、南京堂姐处,遛了一大圈回到家,被大陆亲情滋润得快乐无比的老爸当夜就拨通了台北家的电话,把一路喜事和见闻统统汇报给姨妈及弟妹们听。通话结束前,还要求和台北家的亲人一一说上几句话,最后甚至让姨妈把家里的那条叫“来福”的小狗抱来听电话,那条宠物犬听到多日未见的老主人的声音,居然激动地对着电话听筒亲热地狂吠不已,那如泣如诉的呜咽声令老爸有些动情,忙对着话筒训话:“来福,不要叫了,听话,再过几天我就要回来了”。老爸说得有些忘乎所以,老妈可是有点不高兴了。她悄悄对我讲:“跟台北的家里人说说话也在情理之中,跟狗还要说上几分钟,真不懂节约。”为这区区几分钟的电话费,老妈可着实心疼了好几天。老爸瞅着老妈心疼的模样,笑着说:“我退休在家那条狗整天陪着我,跟我真是形影不离,我上飞机时它还着急得乱叫呢!好了,不要心疼了,下次来上海,我送你个大哥大,行了吧!?”

果然,老爸再次来沪探亲时,真的带了个摩托罗拉移动电话。不过此时已不时兴叫大哥大,改叫手机了。老妈不想用手机,就把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儿子,我那上大学的儿子可是在同学面前很是风光了一阵。

二十一世纪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进入到21世纪后不久,老爸给我儿子的手机由儿子转送给了我。因为他买了一个更先进新颖的手机,据说是索尼爱立信还是诺基亚什么的。反正当我责备儿子花钱太大手大脚时,儿子不服气地说:“爸,爷爷当年送的这种手机早就老土了,早该淘汰了,如今上海民工用的手机都要比这好。”我为儿子的乱花钱,感到有些不快,不过确实也为我们上海家的手机水平至少不亚于台北感到高兴,甚至有些自豪和骄傲。说真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我们国家的进步和变化真是太快太大了。就说我们家吧,普通的工薪家庭,除了电话改朝换代外,老爸当年带来的十八英寸彩电和录像机早被我们用二十九寸彩电和DVD取代;电脑也从九十年代的386到586到如今的“奔二”并且还上了宽带网,双方通电话的次数也几乎不相上下,台湾前两年地震时,也是我们先打电话去问候,听到各家平安才放心。近年来,老爸由于年迈耳朵有点背,听电话时有些话听不清,要重复多遍才行,于是我们干脆在电脑上安了个摄像头,借助电脑和台北通起了可视电话,依靠高科技的帮助,老爸从电脑显示屏上看到我们讲话的口形,听清话的感觉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如今,我们家就通过上网,使海峡两岸的亲情及时沟通。当然,我们更希望两岸早日三通,祖国早日统一!

(民革中央联络部供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