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老百姓的笑脸是最高奖赏

2008-07-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毕玉才 沈阳晚报记者李明欣 我有话说

“我没这能力”

采访时,记者来到潘作良家,眼睛湿润了:这套不足70平方米、20年房龄的老房子,就是潘局长的家!三室的房子里,门厅地板是由一踩就发出“吱吱”响声的“马赛克”铺

成,一旁放着的是目前市场上已难以看到的万宝牌冰箱;会客厅沙发是木扶手加皮革垫构成的,旁立着一台双环牌风扇,客厅木制的地板已掉漆。厕所还是老式蹲便,洗衣机是老款的双缸威力牌。所有房间的灯均是管式日光灯。所有门框都已掉漆,斑痕点点。唯一“奢华”的是阳台上的塑钢窗户,还是去年7月把原来已坏了的铁制窗户换下的。夫妇卧室和女儿房间的床均是老式木床,女儿房间还有一台“两头沉”的办公桌,把房间堵得满满的。唯一时尚的摆件是女儿房间的几个水晶框照片,这是女儿同学开照像馆黄了之后送给她的。

这是堂堂局长的家吗?局长在县里大小也是一个人物,但潘作良家简直就是一个困难职工家庭的写照。女儿潘鹤说:“我从来不愿领同学到自己家来,太寒酸了。”

在潘作良卧室里记者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工伤报告。这是在县燃气公司当收费员的爱人贾丽娟挨家挨户查表时摔伤后打的报告:2006年10月晚6时,她到一居民楼收燃气费时,在六楼下楼梯时,不小心踏空摔伤了。辽中县城不大,贾丽娟收费时经常遇到熟人,一句“局长夫人来收费了”常让贾丽娟挂不住脸。爱人跟人说一下她就不用楼上楼下到处跑收费了,哪怕在办公室当一般职员也行啊。但潘作良却说:“局长夫人收费有什么不正常的?”夫人如此,家里直系亲属也如此。

这是潘作良直系亲属构成情况:三个哥哥三个姐姐均是农民,大哥两个孩子,一个给人送氧气瓶,一个在商场当售货员;二哥一个孩子,大学毕业还没有工作。爱人家,五个子女,两对夫妻双双下岗。

从1995年在老观坨乡开始担任乡级领导至今,潘作良当了十几年主要领导,给亲友安排一个工作是极为简单的。大姐经常让他帮助大家一下,他说:“我没有这个能力。”直到追悼会上,来了很多各方面领导,大姐才发现自己这个弟弟特别有人缘,是有能力安排家里人的工作的。

“太有成就感了”

5月3日,潘作良收到了离开人世前最后一件礼物:上访户齐静送了一面写有“秉公执法,正大光明”的锦旗。那是他最开心的一刻:“潘局长非常高兴地收下这面旗,并亲自把它挂在了会议室的墙上。挂上之后,他还仔细端详一番。”齐静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潘作良高兴是有道理的,因为一面旗意味着一件信访案件得到满意解决。

爱人记得,就在一个多月前,潘作良也遇到一件高兴事。他打车回家,出租司机认出潘作良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信访局局长,坚决不收潘作良的6元打车费。“这是老百姓对自己认可,太有成就感了。”他对妻子说。

老百姓高兴是自己最开心的事,老百姓的笑脸是最高的奖赏,这是潘作良不竭工作的动力源。这也是我们追溯潘作良成长历史获得的结论。

“今天是我的生日,却成了你的祭日,孩子你真要爸爸的命啊。前几天你看我时还说,春暖花开时要带爸爸到北京天安门看一看,你倒先走了!”这几天,79岁的老父亲几近精神崩溃,他一遍又一遍地叨唠着。儿子是自己的骄傲,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

潘作良家共7个孩子,他是老小。当时,九口之家就靠父亲一个劳动力在生产队工作,经常吃不饱饭。然而,贫困生活让潘作良从小就与老百姓建立了天然的联系,也埋下了理解最底层民众困苦的善良的种子。家境贫寒更让小作良懂得了帮助老百姓的意义。

而父亲言传身教更催生了小作良善良种子的发芽。当时,即使劳作一年向生产队倒找工分,父亲都认真去做好每件农活,这是对小作良敬业精神最直接的示范教育。文化并不高、忠厚老实的农民父亲,常常用朴素的做人道理教育潘作良:做人要实在、不能玩花样;有诚实的劳动才能让种子结成硕果;不要忘记和自己一样处于最底层的农民兄弟,要善待他们。这些言传身教,铸就了潘作良热爱老百姓的优秀品质。

职业高中毕业之时,一次合同干部考试让潘作良走上了乡级干部工作岗位。此时,他又懂得了干部的分量,那是为老百姓帮大忙的岗位;他理解干部的责任,就是为老百姓解决困难。“身在其位,要对得起老百姓,让老百姓看得起。”潘作良不止一次对妻子说。入党之后,潘作良朴素的感情在组织的培育下很快得到升华,为老百姓服务的潜意识也转化为自觉行动。“他热爱为农民工作,把为农民排忧解难当成乐趣,而对名利看得非常淡。”曾经在一起工作的原老观坨乡乡长张连才这样评价潘作良。

“我敬佩潘作良,他为人正派、事业心强,拥有一个要求进步男人所具备的品质,一个世界上最宽阔的胸怀。”爱人贾丽娟说。妻子的理解与支持,让潘作良的大爱得以不断地延续,也让潘作良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给广大老百姓和社会带来了光明与温暖。

信访工作是一个“闹心”的工作,所见到的都是不顺心的事。信访人自我戏言:做一段信访工作等于判了“有期徒刑”,长期在这工作等于判了“无期徒刑”。但潘作良不把信访工作当做麻烦事,他认为这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阵地,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服务的舞台。每天都能为我们的“天”和“地”――老百姓工作,是一份神圣的职责,是人生价值最好的体现。所以,当组织需要一个担负起稳定辽中大局的信访局局长时,身体一直不好的潘作良没有讲任何代价就担起了这个重任。所以,潘作良才有了在这个岗位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分钟的壮举。

43岁的潘作良走了,他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值钱的东西,但却为我们和谐社会建设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座历史长存的丰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