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东道主的荣誉意味着责任

2008-07-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勇 我有话说

安全保卫加强、环保标准更高、交通限行生效……伴随着北京奥运会脚步一天天临近,为奥运而准备的相关措施也逐步落实,给市民生活带来不小影响。

2004年雅典奥运会组委会总监尼雅达斯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

公众项目像这样,需要长达7年的准备,而这7年工作的成效,在短短20天里得到检验。”为了确保这个全球性体育盛会平安有序,在安全、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一些特别安排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做法,每一届奥运会的东道主都有类似的经历。

比如,在雅典奥运会期间,雅典市动员有能力的市民腾出住房接待观众和游客,同时在市内开辟专用的奥运车道,只准许私家车和公交车各自占用一条车道;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为防范恐怖袭击、确保赛事安全,数万军警联合出动,进行了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军事部署,安保措施极其严格。

毋庸讳言,为奥运会采取的特殊措施,会给东道主市民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一些不便。全球大城市数量成千上万,但每四年只有一个城市能获得举办奥运会的殊荣,迄今为止,能在城市历史上写下“曾举办奥运会”的,全世界也不过25个城市。一个城市能成为奥运东道主,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它的认可,是难得的世界性荣誉。

荣誉意味着责任。百年来,随着奥运会的影响和规模日益扩大,确保奥运会顺利进行成为一项日趋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国际奥委会在安全、交通、环保、比赛和生活便利等方面为东道主设立了一系列严格的标准,达到这些标准既是东道主的庄严承诺,也是东道主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责任意味着行动。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被公认为组织比较成功的盛会,受到世界舆论的高度赞扬,这既与组委会细致周密的筹备工作密不可分,也应归功于东道主市民的理解与配合、支持与奉献。特别是雅典奥运会期间,雅典及周边地区的500多万市民在接待、安全、交通保障等方面自觉配合官方的特殊措施,使赛事运行井然有序,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北京奥运会的东道主市民完全有理由,也应该表现得同样好,甚至更出色。

有付出必然有收获。现代奥运的历史表明,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给东道主城市留下的不仅仅是新建的体育场馆、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高的环保水平,也使这个城市的全球知名度与形象大幅提升。此外,经过奥运盛会的洗礼,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都会再上一个层次。

这些有形和无形的收获,是奥运带来的宝贵财富,不仅将推动东道主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必然惠及为奥运作出奉献的每一位公民。(新华社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