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中山舰怎样重返金口殉难地

2008-07-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 张凌云 我有话说

●如何把重达780吨的中山舰拖入水中

●身带伤痕的中山舰下水后会不会渗水

●中山舰在陆地上是如何向前行进的

今年10月24日是武汉会战70周年纪念日。目前,湖北中山舰旅游核心区及博物馆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中,届时中山舰舰体陈列厅将举办临时展览和武汉会战纪念等活动。

见到“96岁”的中山舰,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个国内最大的可移动文物是如何步履蹒跚地“挪”进江夏金口“新家”――中山舰博物馆的?要讲清楚这一话题,就要先从两个月前的那次大“搬家”说起。

英雄之舰踏上浩浩“归乡途”

中山舰陈列保护领导小组程涛平介绍说,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清政府于1910年耗资68万两白银在日本长崎订造的,1913年被编入北洋海军第一舰队。1922年,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登上永丰舰指挥平叛,经55天鏖战力挫叛军,该舰英名远播。孙中山逝世后,广州革命政府于1925年将永丰舰命名为中山舰。1938年10月24日,中山舰前往金口巡防,遭日机空袭,将士们进行殊死血战直至舰艇沉没。

中山舰博物馆馆长叶俊之介绍说,1997年中山舰整体打捞出水时,随之发掘清理出各类文物34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1件。随后,中山舰被运往位于武昌武金堤的南华船舶公司进行修复并在此“暂居”11年至今。

2008年5月15日,中山舰从南华船舶公司迁往曾经的殉难地金口古镇“安家落户”。当天,记者渡江来到南华船舶公司,一眼望见巍然屹立江畔的中山舰。指挥塔、舰炮、窗舷等非常齐备,舰上装点着的五颜六色的万国旗在迎风招展,昔日雄姿,依稀可见。

据专家介绍,中山舰长62.1米、宽8.9米、高6米,重780吨,是目前国内最大可移动性文物。中山舰“搬家”是全国首次迁移如此庞大的水上文物。

10时30分,中山舰迁移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据中山舰迁移工程总指挥李光辉介绍,整个移舰工程主要分为舰体下排入水、浮坞坐墩、水上拖带及舰体触岸登陆等工序,分别由长航集团旗下的重庆长江轮船公司、长江船舶设计院、长航凤凰公司和武汉坞修公司承担。

如何把重达780吨的中山舰拖入水中?李光辉介绍,首先用几十个铁架子将舰体托离地面,挪到14个带有滑轮的小车上,然后再顺滑道将舰体移到大车上,最后再利用滑道将中山舰整体移到浮船坞上。

10时40分,移舰大车托载着中山舰,在卷扬机的牵引下,14排铁轮稳稳当当地“扎”在钢轨滑道上,缓缓向江水方位滑移。

11时38分,中山舰缓缓入水。30多米的滑道距离,中山舰整整滑行了58分钟。

李光辉告诉记者,舰体入水是迁舰工程的第一道难关,需要进行试漏和平衡测试,检验舰体本身的自浮能力。

中山舰的修复是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的,保留了1938年与日军交战时舰体水线以下的轰炸弹痕。裂口内壁暂时做了防水密封处理。由于是作为文物来呈现,修复后的中山舰失去了其本身的船舶功能,并不具备航行能力。

记者不禁心生疑窦:带着“历史伤痕”的中山舰下水后会不会渗水?会不会改变舰身重心出现倾覆?

11时43分,跟踪查漏的工人大声喊道:“没有漏水!”

12时08分,中山舰舰体脱离移船设备,浮态良好,在水中完全自浮起来。人群开始欢呼雀跃。

12时15分,中山舰尾部被“汉港拖1004号”拖轮“绑”住,在拖轮的拖动下进入正在一旁待命的浮坞内,用为中山舰量身打造的钢结构托架加以固定。船坞起浮。船坞上的吊车吊下4个“护卫架”,将中山舰牢牢圈围起来。

李光辉说,浮坞就好比是中山舰的保险箱。注满水,浮坞会沉至水底;排出水,浮坞会慢慢浮出水面。这样中山舰可以自由进出浮坞。这艘浮坞是长江中游最大的一艘,长80米、宽26米,水上浮力达1200吨,托起780吨的中山舰可谓轻而易举。

负责打造中山舰托架的武轮坞修公司总经理郑明胜告诉记者,托架就像一个大“轿子”把中山舰给“抬”起来。托架长70米、宽11米、高0.7米、重达200吨,如此大的水上托架在国内绝无仅有。

长航凤凰“长江22028号”推轮推动船坞,武汉海事局专门派出“海巡31319”、“海巡31218”全程警戒维护。

16时15分,迎着滚滚江水,英雄之舰启航,向目的地金口进发。经过4个多小时、20多公里航程,中山舰于20时30分许抵达金口,在小军山水域抛锚夜泊。

气囊当“腿”化解登陆“头号难题”

5月16日上午,记者又赶到距离武昌市区30多公里的江夏金口专为中山舰搭建的临时码头。一眼看到,载着中山舰的浮坞已经成功停靠在岸边。由于浮船坞与临时码头之间有一定落差,工人们用上万个沙袋进行了填充,以降低上岸难度。

金口镇的村民纷纷涌向江边迎接中山舰“回家”。“11年前打捞中山舰时我就在现场。现在终于又回来了!”72岁的金口镇村民甘大爷感喟不已。

中山舰迁移工程专家技术组组长熊陶告诉记者,让如此庞大的舰体完好无损地顺利上岸登陆,是一个最复杂的“头号难题”。上岸后进馆之前需要“走”200多米的坡道和620米的平路,技术难度也非常大。为此,他们为中山舰量身定制了15个长15米、直径1.2米的大气囊对之进行挪移。每个气囊重300公斤,需20多人才能拖动,充气后可承重200吨。使用如此多的气囊,缘于中山舰为国家一级文物,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14时20分,置于中山舰托架下面的15个气囊充气完成。

15时16分,中山舰与上岸道路的中心线,有一个30度的夹角。工人们用气囊和6台卷扬机进行纠偏。

15时45分,几名指挥人员虔诚地向中山舰鞠躬。围观的数百名群众集体起立,向载着抗日烈士忠魂的一代名舰致敬。

随后,气囊在28台大功率卷扬机(每4个分成一组)的接力作业下缓慢向岸上移动。托架前移,舰尾“甩下”的气囊放气后被拖至舰首垫下去,充好气后继续前行,如此循环更替。

记者在临时上岸码头看到,中山舰进馆的专用通道铺满大块石子。专家介绍,这是为了增加承载力,由于气囊所用材质和汽车轮胎近似,通道上的石块不会威胁到气囊的安全性。

此后,中山舰一直在陆地上缓慢行进,800多米的“陆地行舟”用了整整10天时间,最终于5月25日下午进入馆内。中山舰平均每挪动5米左右,就要停下来花1小时调整气囊状态,使之能够均匀受力。“难度最大的当属舰体转弯。”李光辉说,“上岸后到博物馆的这段路线呈U型,转弯异常困难。最后一次转弯,用了两天多时间。”

缅怀先烈、牢记国耻的“活教材”

新建的中山舰博物馆外形恰似一艘雄伟的战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博物馆还安装了电梯,方便游客登临环型看台,从不同角度领略中山舰的魅力。今年预计博物馆各项建设年底完工,完成布展后将于明年全面开放。

中山舰记载着孙中山历经磨难、矢志报国的历程,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一部爱国主义的“活教材”。

“抗日寇兮舰殉国,保武汉兮血染江,壮且烈兮垂青史,忠复勇兮永流芳。”铭刻在舰体“忠魂壁”鼎上的绝唱,传颂着中山舰历史的辉煌与悲壮。

“三个历史节点的特征都可在中山舰上找到。”中山舰修复保护工程管理部周斌说,“舰体、舱室等设施恢复1925年孙中山登舰时的样子,保留1938年武汉保卫战留下的弹洞,凹凸不平的甲板是1997年打捞出水时被江水冲刷的痕迹。”

中山舰监造者李国圻之孙李洪瀛、首任舰长林霆亮孙女林玳玳、末任舰长萨师俊的堂弟萨本辉等人专程赶来,见证移舰历史时刻,乘船赴金口水域凭吊先人。

萨本辉老人提起当年堂兄萨师俊和众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老泪纵横。他对记者说:“当时堂兄右腿已被炸飞,血肉模糊,仍高呼:诸人尽可离舰就医,唯我身任舰长,职责所在,应与舰共存亡,万难离此一步!这次目睹中山舰,对堂兄的哀思有了一个依托。”

李洪瀛告诉记者,为了纪念爷爷李国圻,他给孙子取名李永丰。李永丰感慨地说:“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中山舰是我先祖监制的,为此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它是被日军炸弹击沉,又为此感到难过。国家只有不断强大,中山舰才会永不沉没!”

中山舰舰体全部进入水中,并且浮态良好。本报记者张凌云摄

修复后的中山舰保留了武汉会战被日军轰炸的弹痕。本报记者张凌云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