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伴奥运同行

2008-07-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致真 我有话说

回望早期的奥运会,要说有“恍若隔世”之感的确毫不夸张。我们恰好从体育这个特殊的尺度上,看到一个“世纪”的距离到底有多远。而带来这一“天壤之别”的主因,便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936年柏林

奥运会,田坛巨星欧文斯在煤渣跑道上为自己的起跑精心“挖坑”而花去十多分钟时间。我们很难设想如果欧文斯跑在今天全塑胶的“塔当”跑道上会创造什么成绩;当年跳高的横竿上搭一块白毛巾,那是为了让运动员在暮色苍茫中能看清横竿高度,而落地时更没有今天“海绵包”上“软着陆”的潇洒。和昨天的金牌得主相比,今天奥运冠军们的自然体能未必有明显的增强。运动成绩的不断突破,很大程度上依靠运动环境和条件的改善,而一个时代科学技术搭建的舞台,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了人体的潜能。

人类的体育运动本质上是将体内的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随着对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深入了解,不同运动的供能机制日益明确清晰,“高原训练”有效增加了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血液对氧的携带能力。不同种族和个体的肌肉结构中,快速的“白肌”和耐久的“红肌”天生有一定比例,适合不同类型的运动。遗传的追寻、骨龄的辨析、皮纹的解读,选材就是对“运动苗子”的发现和预测。诚然“没有谁脖子上戴着金牌降生,但更多人却生下来就注定得不了金牌”。现代医学已经为各类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了一整套量化依据。

计算机作为一切高科技的基本工具,对体育运动的影响已经无孔不入。竞赛场上常常“知彼难,知己更难”。1982年,美国队就将中国女排历次比赛的影像资料输入计算机并分析出“战术弱点”,使中国姑娘在遭到“暗算”后一度受挫。而运动员对自己的技术动作往往“当局者迷”,教练员也很难用肉眼辨别清楚,“计算机诊断”却能定量分析出一招一式的缺陷。计算机远程监控可以根据赛场采集的数据在万里之外“运筹帷幄”;新动作的设计往往先在计算机上构思和演算,充分论证可行性和必要条件。至于科学制定训练负荷,查阅世界优秀选手和经典赛事的档案资料,更是计算机的“家常便饭”。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奥运会上输给苏联后,狠下决心在科罗拉多等地建立3个奥林匹克训练中心,配备最先进的科研、训练设施,调集大批优秀教练员和科学家,每年集训15000名拔尖运动员,成了美国“奥运金牌的摇篮”。这种“大而全”的高科技密集体育训练基地已经被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争相效法。

奥运会之所以成为全人类普天同庆的“盛大节日”,首先要归功于电视的发明。而卫星转播则是早期奥运和现代奥运的分水岭。当一声喝彩从五洲四海同时发出,几十亿人的目光聚焦到一个赛场时,奥运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转播权的竞标使奥运会从“捉襟见肘”摇身变成“财大气粗”。今天奥运会无论竞赛规则的修改,竞赛时间的安排,几乎都唯电视的“马首是瞻”,收视率的高低甚至影响一个体育项目在奥运会的生存。不要苛责奥运会对电视的“屈从”和“讨好”,这恰恰是奥运会懂得了应该走出体育界的圈子,成为一种最广泛的人类活动。

不过,一百年来,始终有人怀着深深的忧虑和戒惧,试图阻止科技从体育舞台的边缘向中心挺进,并主张拆散体育和科技的联姻,恢复奥运赛场上真正的“原生态”。其实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智慧”,也许只有加入了智慧的元素,体育运动才不只是停留在“原始的肌肉收缩”层面。更聪明的人比“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拥有更多取得胜利的机会。何况当突飞猛进的现代科学在100年间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全部生活,怎么可能将体育划为“科学免进”的“保护区”?至于兴奋剂等奥运史上的弊端和丑闻,不过是人对科技的错误应用,解决的途径也只能靠科技发展。对百年奥运的抚今追昔和“忆苦思甜”足以使人相信,没有科技,奥运会成不了今天的气候。离开科技,体育将陷入原始和瘫痪。

在体育运动成绩日益逼近人类极限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的竞争就是高科技的竞争,科技和体育的“共生关系”,将继续伴随奥运会走向明天。

(作者为科普作家、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