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力做好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工作

2008-07-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余长安 我有话说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

“5・12”汶川特大地震袭来之时,正值四川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的关键时刻,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全省各试点单位及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投身抗震救灾,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任务、第一课堂、第一实践,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深刻、最生动的诠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群众生命高于一切,动员一切力量,利用一切资源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汇聚,民生的分量在这里得到最高度的重视

5月12日15时,震后仅仅半个小时,四川各试点单位就迅速形成有力的指挥和救援体系。震后1小时,第一批由试点单位组织的抢险救援队就赶到重灾区都江堰;震后10分钟,由试点单位组织的二线保障组就全部到位,24小时值班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地震后仅仅几分钟,省公安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情报信息组、治安防控组、应急保障组等7个小组相继到位。几小时后,消防、交警、治安等大批警力紧急集结开赴灾区。

5月12日下午,由省卫生厅组织的首批28支、90余人的医疗、疾控队伍和28台救护车,携带急救药品、器械迅速赶赴汶川、德阳、什邡、绵竹、北川等地。

地震发生当日,省交通厅公路运输管理局党委以最快的速度现场调集37辆客车,连夜将800多名武警官兵送往都江堰重灾区,3天内,局党委调集上千辆客车,运送3万多名部队官兵和医疗救护人员赶赴各灾区,有力保障了各种救援工作的需要。

据统计,地震发生后,省直各试点单位共组织6100多支党员服务队,2.3万余名党员干部活跃在抗震救灾各条战线。

坚持科学发展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灾后过渡安置,积极进行生产自救,统筹协调灾后重建,科学发展观在这里有了最生动的实践

特大地震使山川易貌、家园已毁,恢复重建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刚刚结束的四川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以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生态重建为重点,通过更高水平的建设、更高起点的发展,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家园。

1000多万灾区群众无家可归,仅仅靠帐篷,在一些海拔较高的地方,过冬成为一大难题。省委、省政府确定,力争在8月上旬让受灾群众住进过渡性安置房,保证群众安全过冬。3个月,300万间过渡性安置房,对承担牵头任务的省建设厅来说,不啻是千钧重担。

“坚决完成任务。”建设厅领导成员分片包干,除了值班的人员,各处室全员动员。抓进度,抓质量,抓配套,抓环境,抓入住,全省过渡性安置房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突破。截至7月中旬,全省累计建成过渡性安置房169.9786万套。

地震使全省21条高速公路、15条干线、2756条农村公路严重受损,损毁里程超过2万公里。汶川、北川、青川、平武、茂县、卧龙等6个重灾县、254个乡镇的对外交通全部中断。生命之路告急!由于省交通厅的高效组织协调,不到两个月时间,全省就抢通8条共3328公里通往极重灾区的干线公路,254个不通公路的乡镇已经抢通249个,占98%。每一个重灾县都有了一条畅通的对外干线公路。

为科学规划灾后重建,省发改委派出6批次21个专家组冒着烈日酷暑赶赴6个重灾市(州)21个县(区),从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出发,从扩大就业、增强收入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出发,进一步细化灾后重建阶段目标、重点领域和组织、资金、技术、要素等具体环节。灾后一个月,交通建设第一批11个项目,总投资300多亿元的建设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

特殊时刻,需要更高工作效率、更广资源配置和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各试点单位打破惯例,跨区域、行业整合资源,用快捷、优质的服务,帮助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省民政厅及早部署灾区孤儿、孤老、孤残及其他受灾群众救助和转移安置工作,使临时安置迅速到位,长久安置全面规划。灾区群众渴望就业。团省委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政策支持和金融系统小额贷款项目支持;省人事、劳动保障、就业等部门联手打造灾区群众岗前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协调乐山、遂宁、攀枝花等地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情系灾区、助推发展”等活动,为灾区群众提供2.5万多个就业岗位。灾区企业急待恢复,省国资委、省经委整合部门资源,出台优惠政策,6月初以来,全省50多个重大项目己陆续开工建设,总投资1000多亿元……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干部,危难时刻,各试点单位党员干部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热血和汗水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

5月12日地震袭来,省水利厅建设与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处长梁军最关注的是紫坪铺水库的安危。13日一大早,顾不上不断发生的余震威胁,梁军带领紫坪铺公司和省水利设计院的5位技术专家组成敢死队,冒着飞石,徒步下到深达140多米的2号泄洪洞,在齐腰深的水里摸索着检查洞内施工缝、伸缩缝是否完好、有无震损。

地震发生后,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全体党员干部、技术骨干迅速组成“党员快速检验队”扎根成都双流机场,每天工作超过19个小时,筑起一道查处药害事故发生的“红色安全阀”。

抗震救灾,确保交通畅通是关键。“我们不走!”增援成都―雅安―小金―马尔康―汶川救援通道的省交警总队党员突击队10名交通民警,在连续工作10余天即将轮换返家时再次集体向省公安厅递交请战书。

在地震中,灾区基层干部伤亡惨重,省委组织部从省级机关选派79名党员骨干,从发改、教育、建设、环保等系统选派100名优秀专业技术干部到灾区帮助工作。省交通厅何念昭上午接到通知,下午就提着行李赶到灾区投入抢路保交通大会战。省财政厅陈刚任一到任,就及时联系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接收安置100户受灾群众,协调四川新立新进出口公司出资150万元为灾区新建了一所农民工子女寄宿学校。

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在抗震救灾的重大考验中,四川省各试点单位党员干部用热血和汗水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