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灾区作为教学实践主阵地

2008-07-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后勤工程学院院长 李建 我有话说

在今年的抗震救灾斗争中,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在供水、供电、供油和房屋检测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震灾,也为全面推进学院建设、科学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

这次抗震救灾,是我军一次大集结、大机动、大搜救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从突发性、应急性和兵力投入规模与后勤保障任务来看,不亚于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

,对院校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实现平战转换能力等,提出很多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后勤工程学院要把灾区作为学员的第一大课堂、教学实践的第一主阵地、科研装备的第一检验场、保障勤务的第一实践点,积极推进教学科研改革创新。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官兵参与抗震救灾的高昂士气,我院要及时把一线官兵冲锋在前、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团结协作的抗震救灾精神,作为鲜活教材,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学员成建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经受实战锻炼。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针对部分教员、学员和教学装备驻扎一线的实际,把学校搬到灾区,把课堂搬进帐篷,组织教员到一线开展现地案例教学,搞好巡点理论辅导,指导学员自学自评,密切联系救灾实际搞好教学。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派出更多专家深入一线,选择、剖析一些典型事例,为今后学科专业建设、确定科研方向提供重要依据。要主动思考和谋划教材改革、课程设置、科研立项、学科发展和专业优化等问题,系统总结学院参加抗震救灾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使之尽快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不断改进在研装备。针对部队撤离、灾后重建和后勤保障任务,及时把在研装备运用到抗震救灾一线,通过实战来检验装备的实用性能,以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科研装备的实战适应性和战斗力,为进一步研制新一代装备奠定基础。

进一步拓展学科专业方向。针对此次抗震救灾保障中发现的短板技术、弱项专业和应急保障薄弱环节,要超前思考人才培养问题,调整完善课程设置,新增急需专业方向。

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建设。特别是对各类复杂地形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部队布阵、营区选址、野战宿营、供水供电供油管线铺设、地质灾害防治、重要军事设施防灾减灾的特殊技术规范等,要搞好评估,加强研究,整合优化学科专业。

要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到一线实地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掌握第一点技术,进行建筑结构、房屋检测、地灾防治、野战供油和保障勤务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为今后防灾减灾、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学术理论支持。

尽可能把学院“十五”期间已取得的工程抢修抢建、岩土工程、地下结构防护等科研成果和成熟技术复合运用到灾后重建中,通过实战检验,扩大救灾保障面,增强科研成果在作战保障上的适应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