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湖北设立地方戏曲保护与发展专项资金

2008-08-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夏静 我有话说

本报武汉8月3日电(记者夏静)湖北省政府日前发出《关于保护与发展湖北地方戏曲的通知》,从今年开始,湖北省设立地方戏曲保护与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推动地方戏曲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工作,同时要求有关部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地方戏曲活动场所,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为地方戏曲的发展繁荣打下坚

实的基础。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楚文化底蕴孕育了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南剧等22个地方戏剧种,还有从外省市流传进来的豫剧、曲剧等。2006年,汉剧、楚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湖北省演出比较活跃的地方剧种仍有13个。

据统计,在湖北省已经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14台剧目中,7台是地方戏;33台“文华奖”获奖剧目中,12台是地方戏;22位“梅花奖”获得者中,13位是地方戏演员。

今年5月9日,“湖北地方戏曲高校传播中心”在湖北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全国首个政府部门与高校联手建立的地方戏曲传播机构。从今年开始,湖北省政府专门设立了送戏下乡专项资金,为地方戏曲深入基层、扩大演出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

记者还从湖北省文化厅了解到,首届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节将于10月15日至25日在武汉举行。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改革任务,并对文化建设作出专题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供了全面指引和根本遵循。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经核实,此为固定搭配),贯彻落实全会有关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全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和支撑作用。【详细】

      【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