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发展看河南

2008-08-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董一鸣 我有话说

一边是经济社会的连年快速发展――2005年以来全省生产总值每年增幅均达到14%,经济总量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5位,2006年、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连续跨上1.24万亿元、1.5万亿元两大台阶,稳居中部首位;一边是粮食产量的逐年稳步提高――总产量4年连创新高,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总产量突破1000亿斤,

今年夏粮总产又在历史上首次突破600亿斤――

悄然崛起的河南省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始终抓紧粮食生产不放松,树立农业现代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地位,走出了一条不以削弱农业为代价的科学发展之路。

两篇文章一起做

1992年,随着邓小平南方视察谈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大江南北经济发展出现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局面。当时,河南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主要在工业发展的程度上,没有高速发展的工业,“古、土、穷”一度成为河南的代名词;另一方面,粮价低、农业比较效益差,也使这个传统的农业大省陷入了“河南河南何其难”的境地。

面对要工业还是要农业这个看似“鱼和熊掌”的矛盾,历任河南省的决策者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河南要“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

“八五”期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农业两篇文章一起做”,“两道难题(工业化缓慢、农民增收困难)一起解”,开始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探索。

“九五”和“十五”期间,特别是进入新千年以后,河南在强农兴工道路上更上层楼。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明确提出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工业化为先导,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进程。

以2006年省八次党代会为标志,河南把“农业先进、工业发达”纳入中原崛起总目标和建设新河南的总蓝图,在强工兴农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现任省委书记徐光春在多个场合强调,“无论什么时候,河南都要紧抓粮食生产不动摇,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要努力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次次重大的抉择,始终贯穿一条不变的“红线”――工农业协调发展。正是这条“红线”,让河南的发展始终步履矫健。

牢记肩上的责任

河南用占全国十五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今年的夏粮总产更是占到了全国夏粮四分之一。不仅解决了自身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每年还为国家提供300亿斤的商品粮,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面对肩上的这份责任,河南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坚持大力扶持农业生产,农业的基础地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河南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省连续9年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2004年年底,河南在全国率先宣布提前一年免征农业税;2005年9月开始,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河南3个月分流安置了14万名乡镇干部;2006年4月,徐光春在许昌县苏桥镇禄马村面对乡亲们当场承诺,各项惠农补贴“一分钱也不能少,一天也不能耽误,一户也不能漏掉”。

从2004年―2007年,河南累计总投资198591万元,共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项目193个;“十五”以来,河南共投资32358万元建设了新乡、周口等5个大型商品粮基地;2007年河南用于增加惠农补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农业方面的支出达到153.5亿元。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7项补贴总计达45.9亿元。

同时,河南不断强化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河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机耕深耕、种子包衣、配方施肥、旱作栽培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面积达6.25亿亩以上,到2006年底,全省累计投资43.39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045万亩。目前,农业科技发展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48%。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粮食产量从400多亿斤到跨上1000亿斤的新台阶,翻了一番半。特别是近20年来,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的河南,夏粮产量连续跨越了三个大台阶,从1984年的300亿斤到今年的600亿斤,中间三个100亿斤的跨越,分别用了12年、8年、4年,时间跨度的不断缩短,充分反映了河南粮食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

协调发展路更宽

河南省委、省政府认为,不能片面地将发展工业甚至重点发展部分工业作为工业化,而应将工业化看做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各个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

如今,在古老的中原大地,工业的振兴极大提高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能力,河南财政投向“三农”的资金大量增加。2007年,各级财政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突破400亿元,其中省本级财政用于支持“三农”的专款增长15%以上;自2004年开始,河南集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5.3亿元,以24个粮食总产量高、基本农田面积稳定的产粮大县为重点,着力打造粮食核心产区;2008年7月28日,河南省又宣布用1000万元启动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郑麦366产业化重大科技专项,玉米等农作物的新品种产业化科技专项也将随后启动。

河南农业生产随着工业文明的长足进步“腰杆越来越硬”,机械化耕作、基地化种植、企业化经营、科技化提升已成为显著特点;同时,广阔的农村腹地也为河南工业的成长提供了巨大的原料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

目前,在国内市场,每10根火腿肠有5根出自“双汇”;同时,郑州三全汤圆、思念速冻水饺以及神象、金苑面粉和挂面,鹤壁大用肉鸡……一大批食品名牌已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2007年河南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33亿元,居全省工业各行业之首,食品工业已成为河南在全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一个产业,河南这个农业大省也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产品”,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的深刻嬗变。

从农业大省到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再到新兴工业大省、有影响的文化大省,河南的每一次飞跃无不体现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巨大威力。目前,河南全省上下正在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科学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