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眼看奥运

2008-08-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苏雁 通讯员陆炜 我有话说

2008年8月8日8时,在2008面缶雄壮的敲击声中,北京第29届奥运会隆重开幕。在孔子“三千弟子”吟诵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声中,世界各国运动员齐聚北京,与千千万万的中外游客共享北京奥运这个体育、文化盛宴。

当“体操王子”李宁以“空中飞人”的方式点燃了北京奥运主火炬后,国家体育场“鸟巢”内欢声雷动,

与此同时,在另一片“世界”中,人们也相互庆祝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时刻,这就是越来越影响着奥运会的互联网。

网民“总动员”奥运“大家办”

奥运会与网络的联姻由来已久,从亚特兰大的尴尬“初恋”到悉尼的成功上路,从雅典的“亲密”接触,到08北京奥运会的全面爆发,网络与奥运之间的关系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从前不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表的统计数字来看,中国网民从雅典奥运会时的7000万名增加到了2.53亿名,成为世界第一大网民国家,而世界网民超过了10亿。

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北京奥运会从一开始就以“开放怀抱等你”的姿态,让网民们充分参与进来。从奥运歌曲的征集到奥运会徽的设计,从奥运吉祥物的设计到奥运火炬的传递,从奥运志愿者的选拔到奥运理念推广,从奥运交通疏导方案到奥运保障体系建设,都采用网民建议与专家论证相结合的方式,有的事项网民意见分量占到了50%以上。

在举世震惊的汶川“5・12”地震发生之后,网民们曾强烈建议让灾区孩子与姚明一起点燃主火炬。而在开幕式上,我们看到了姚明作为中国代表团旗手与年仅九岁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林浩一同走进“鸟巢”,虽然有各种因素,但网民意见对于奥运组织者的影响可见一斑。

在自己的诉求得到满足后,网民们也自发地为奥运会“保驾护航”。当奥运火炬境外遭遇困境的时候,网民们在网上掀起了一股保护奥运火炬的浪潮,使火炬平稳地来到了国内。而在奥运来临之际,网民们又发出各种倡议,比如文明观看比赛、给每一个运动员掌声、看完比赛后一定要带走地上的垃圾、遵守所在城市奥运期间的特殊规定等等。网民的广泛参与,让奥运会成了全民参与的盛会,在拓宽奥运组织者们视角、奠定坚实民意的同时,也让每一个中国人真正体会到了奥运在家门口举办的自豪。

网络奥运元素与奥运网络元素相辉映

“大家猜猜奥运主火炬将由谁点燃”、“都来说说开幕式会有些什么元素”、“火炬点燃方式征集帖”,在奥运会开幕式举行前几天,网上的各大BBS充斥着类似这样的帖子。从跟帖的数量来看,它们都可以被归类为“热门帖”。“和这么多人一起憧憬、期待奥运的来临,每个人都分享着自己的快乐,让我也深切的感受到了奥运带给我的快乐。”网友“妙玉”说道。

正是看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巨大的影响力,国际奥委会于2004年正式通过决议,准许网上持权直播奥运比赛。人们在利用网络分享着奥运这一体育文化盛宴的同时,奥运精神由网络“润物细无声”般地传播开来。“无论运动员是胜利还是失败,我们都会给予宽容和掌声。”这样的心态在网民中已经越来越普遍,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以及重在参与的奥运理念,让更多的人不再拘泥于是否夺牌,而是为能够代表祖国出战的运动员们感到自豪。

奥运精神在“网络互动”中升华

奥运的到来,让网络上的几乎所有网站都飘动着五环旗的身影。每天,只要随便打开一个门户网站,实时奖牌榜、奥运赛事精彩瞬间、花絮集锦、背景回顾等等奥运最新、最全的信息尽收眼底。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来选择观看内容,正是这样的便捷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从网络来获取奥运信息。

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些运动员在奥运期间通过博客公开自己的看法。在《奥林匹克宪章》,曾经有这样的规定:禁止运动员个人在奥运会期间通过互联网发表看法。但在看到互联网呈现了并不亚于电视媒体传播水平的报道能力和对奥林匹克精神与理想的传播水平,国际奥委会同意了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写博客。大量的运动员也纷纷在各大网站开设了博客,讲述自己和奥运的故事,发表自己对奥运的观点。“通过他们的博客,就像是我亲身去经历奥运比赛,亲身去摘金夺银,似乎奥运就开在我家门口。”网友紫百合兴奋地说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