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状元之乡”到平民教育热土

2008-08-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陈续 本报通讯员 黄俊军 我有话说
安徽休宁县地处皖南山区,历史上属于古徽州,自古至今具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淳朴民风。有着“中国第一状元县”的美誉。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休宁县委、县政府秉承“教育惠民”的理念,在大力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的同时,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平民教育的发展道路,力求让教育惠及千家万户。

“要让教育真正惠民,政府就必须通过各种措施引导办好各类教育。”2000年就开始在休宁任职的县委书记胡宁在跟记者探讨政府的教育责任时提出,满足人民群众希望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办好高水平的基础教育,是政府的职责;实行“新平民教育”,让孩子们走一条有别于普通学校教育的“非典型性”成长道路,同样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中国首批木工“匠士”

正是禀承着这样的理念,2003年4月,休宁县政府和德胜洋楼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全国首家木工学校。学校将“做人与做事”相结合的办学理念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从山区贫困家庭招收的学生不仅要“一斧一刨、一锯一锛”练就过硬、实用的木工技术,同时还学会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做人之道。

经过两年正规训练,2005年6月木工学校39名毕业生合格毕业并成为中国首批木工“匠士”,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目前,学校已毕业4届“匠士”130余人,全部奔赴上海、杭州等地走上了工作岗位,每年收入2至5万元,平民职业教育与扶贫脱贫相结合的意义已经成功显现。日前,休宁县的“德胜木工匠士”,在“首届全国劳务品牌展示交流大会”上荣获“全国优秀劳务品牌”荣誉称号。

“生活即教育”

“我们来自平民,在学校里学会做一个平民,将来在社会里做一个好公民”――与社会上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的价值观相反,“休宁德胜平民学校”确立了这样的办学宗旨。2005年9月正式成立的平民学校是一所全免费寄宿学校,推行的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教学方针和“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校训,践行书本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办学思路。

平民学校招生时,要与家长签订“合约”:接受学校“先育人,再教书”的理念;孩子必须“读平民书,做平民事,过平民的生活”;校方不向家长保证孩子毕业后能够进入重点学校读书。对于学生,学校除了上好文化课以外,从一年级开始,就每天开设劳动课程,提倡凡事都需自己动手,就连种庄稼也成了学生的必修课,培养劳动理念和习惯;注重生活育人,通过包括教学环节在内的各种活动,从细节渗透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与能力。短短三年时间,“生活即教育”理念已经显现成效,不仅学生在校比其他同龄孩子能力增强,回到家中更成为文明、自立、自强的小小“播火者”。

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与此同时,休宁县委、县政府为满足群众对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需求,坚持财政投入向教育倾斜,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打造优质教育资源。作为省级贫困县,休宁从并不宽余的财政“荷包”里掏出5000万元,建设教育园区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积极筹措资金配套完成了“农远工程”、“校校通工程”,使农村的孩子通过英特网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在县里大力支持下,休宁中学不仅完全拥有了城市示范高中所具备的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还建成了徽派风格的园林化校园。从2000年开始,这个山区小县的学校,与美国以及香港形成了正常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目前,休宁中学每年都有两名以上的耶鲁大学毕业生在校进行英语教学,开创了安徽中学外教教学的先河。(本报合肥8月17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