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京奥运会:不同文明互动的平台

2008-08-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肖连兵 我有话说
感受来自经历。1940年生于台湾、在美国和加拿大任教20多年后赴法国讲学数年、从1996年至2007年出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的美籍华人张信刚,在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深情地对记者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展
示了中国的文明并表达了中国的文明与各国文明融合的愿望。通过奥运会,各国人民了解了一个古老的中国和一个现代的中国。”

这些天来,一直在北京观看奥运会赛事的张信刚向记者畅谈了他对北京奥运会的感受。在他看来,各国之间加强对彼此文明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从总体看,发达国家人民对发展中国家的了解不如发展中国家人民对发达国家的了解。怎样加强各国之间的了解,从而促进文明的互动,被当今世界所关注。奥运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奥运会有了开幕式以来,举办国都在通过开幕式展示自己的文明。北京奥运会做得尤其成功。奥运会开幕式和赛事的收视率非常高。张信刚还说,他注意到一个细节,过去,在一些国家拥抱并不是一种习俗,但在北京奥运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运动员和教练之间、不同国家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人们都在以拥抱的方式表达祝贺和喜悦,这是不同文明互动的结果。另外,在这届奥运会上,一个国家的教练在另一个国家任教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些都体现了文明是人类共同财富的理念。

从悉尼奥运会开始,冠军论坛成为国际奥委会在奥运会举办城市安排的一个项目。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冠军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应邀演讲者都是国际知名人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在其中,张信刚从不同文明发展的角度简述了他对竞技运动的观点。他说,西方中世纪的一些竞技运动带有“你死我活”的血腥味,奥运会彻底改变了这种竞技运动。随着奥运会的发展,奥运会的人文特点越来越突出,成为冠军的人都具有很高的素质,超越自我成为他们的优秀品质。正是奥运会让文明得到了提升。当他从演讲席走到坐席时,在他一旁的基辛格的夫人握着他的手说:“你讲得太好了。”

张信刚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医学工程专家,曾为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长,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工学院担任过院长,被英国皇家工程学院聘为外籍院士,也是法国国家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获得者,从而在美国华人中成为佼佼者,被选入美国“百人会”成员。但他被邀请演讲是因为他目前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他告诉记者,他在这儿给学生们讲中亚和西亚的历史。因为从青年时代起,他开始对这一地域文明很感兴趣。所以退休后,他选择了在北大授课。他说:“我讲的不仅是这一地域的历史,而是在介绍这一地域的文明。了解这一地域的观众就会对来自这一地域的运动员有更多的深层次的了解。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习俗。北京奥组委在饮食上做了不同的安排,表现了中国对不同文明的尊重。北京奥运会已经成为不同文明充分互动的平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