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也谈大学之道

2008-08-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魏鹏举 我有话说

作为一位大学教师,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此讲述大学的使命与理念。最近“大学之道”的讨论很热烈,本文发表一点想了很久的感触,也算是凑个热闹。

现代“大学”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中国近代,积贫积弱,鸦片战争,使国人从中央大国的自恋迅速滑向落后挨打

的自卑,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发展强大之良方。洋务运动,是一次在器物层面上的学习,结果失败了;戊戌变法,是一次在制度层面上的学习,结果还是失败了;“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开始了自觉的文化层面上的学习,认为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器物上的落后,也不仅仅是制度上的落后,根本就是文化上的落后。现代教育制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引入中国的。

与大学一起来到中国的是一套现代学科体系,其分类与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的知识谱系大相径庭。由于相信西方的就是合理的(这背后的逻辑是:强大的就是合理的),几乎不加犹豫地肢解了中国两千年形成的知识传统,于是《诗经》被作为文学,《春秋》被作为历史,《周易》被作为哲学,等等。国学分学科而衰,这似乎应验了庄周的古老预言,混沌开七窍而死。

大学在中国一开始就没有文化的根,始终悬浮在“强国”的梦想上,始终沉浮于政治化的意识形态浪潮中。

所幸的是,随着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的日益国际化相伴随,文化意识随之日益自觉,社会上有国学热,大学里也开设了诸多传统文化通识性的公共课程,可以称之为文化素质教育。已经高度知识化、规范化和体制化的中国大学们终于有了一点民族的文化根系。

文化素质教育,按照我的理解,对于中国的大学来说,基本的目的就是要为我们的大学生弥补国学启蒙教育,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文明,最好能热爱我们的文化,使他们成为有价值方向、有文化责任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力量。

我认为,以上的目标还不够。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至少还应该承担一个使命:让中国的大学把根扎入我们的文化,使其充分吸收中华文明的给养,让我们的大学焕发生生不息之活力,让我们的大学真正结出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果实来。若能如此,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我固然知道中国传统之《大学》与作为现代教育建制的“大学”是不同的,不过《大学》之思想可为中国“大学”之理念却是我要坚持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要明白自己的使命与责任;所谓“亲民”,就是要了解民情、体会民意、关注民生;所谓“止于至善”,是指要努力去实现人类社会的至高价值。

中华文化古往今来少有类似于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那样的最高绝对价值诉求,中华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熔炉文化,和而不同的包容是其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根本。正如龙这样一个汇集多种动物特征而成的民族图腾一样,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熔铸而成的文化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更是不断融合不同的种族,如匈奴、蒙古、满族等等,一方面这些种族在融入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改变了自身的一些习俗,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之性格中也往往会多了这些种族的特征。以汉语为例,现代汉语正是在不断融合多种民族语言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形成今天的格局的。

推己及人,尊重和承认差异,求同存异,包容不同而成大同,这是“忠恕”之道的精髓,也正是中华文化所崇尚的“至善”。这难道不应该是我们今天的大学所应该秉持的“大学之道”吗?

中华文明理应有自己独立的价值,有自己自信的尊严,我们的大学当体现和表达这种价值和尊严。中华文明理应为世界的和谐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智慧,我们的大学当明此德,当亲此民,当成此善。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副教授,博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