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湘祥成功的基础

2008-08-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吕贤如 我有话说

记者近日来到奥运举重冠军张湘祥的家乡福建龙岩,采访了张湘祥的家人、启蒙教练朱日平和张湘祥母亲黄玉曼的同事。

张湘祥,2003年一次医疗事故使他休克三天,心脏一度停止跳动。五年后他却成功复出。记者在采访中感到,这除了归功于张湘祥自己的勤奋、灵气,和三位教练朱日平、谢勇、陈文斌的出色指导之外,严格

的家教、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和教练配合一致,为他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严格的家教

“湘祥小时侯妈妈管得严。”黄玉曼同事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下属太平洋寿险龙岩支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二兰说。

张湘祥上小学二年级时,上午12点半放学回家吃饭。一天,下午1点了还没回家,惊动了亲朋20多人,从网吧把他找回来。妈妈不打不骂,安排他吃完午饭,一张洗衣板门外一放:“湘祥,跪那边。”小湘祥边跪边掉眼泪。从此,他远离了游戏机。院门外,同玩的小伙伴也受到教育。

1995年9月张湘祥到北京发展。妈妈和他约法五章:听教练的话;练好字;英语要得90分以上;爷爷耳背,每月写信回家;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爸爸说:“既然你坚持要去北京,遇到困难就不要回家。你练出成绩,我们再去看你。”当年12月,小湘祥在电话中哭诉:“妈妈,我要回家,我长冻疮了。”“这么远,回不来。我会告诉教练帮你。自己选的路要走好。”后来教练用中药治好了湘祥的冻疮。直到2000年,张湘祥取得悉尼奥运会举重铜牌,全家才在北京第一次团聚。

今年,张湘祥相继取得硕士学位、奥运冠军。除爸爸应邀留在家中外,全家来到北京。看到接踵而至的各种庆功活动,看到网上出现的“要嫁就嫁张湘祥”的字样,在只有儿子在身边时,妈妈说:“现在你名利都有了,但要看到面前的路还长,要保持平常心。这次我要踩疼你的尾巴,这样你才不会忘乎所以。”回龙岩前,送机时教练谢勇的话让黄玉曼铭记在心:“现在需要母亲敲敲警钟。湘祥的奖金要花在有用的地方。”

和谐的成长环境

这是一个组合家庭:亲爷爷是革命烈士,继爷爷姓万,爸爸张雨和原姓李,是张家养子。全家人敬老爱幼,其乐融融。因单位不景气而买断工龄的妈妈,担起教子责任,买便宜的猪骨头熬汤给张湘祥补充营养,手把手地教张湘祥临钢笔字帖。爸爸在外干木匠活养家。

孝顺的张湘祥每月来三封信,分别给爷爷、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妈妈从张湘祥来信中挑出错别字,改正寄回,回信写在背面以节省信纸。有骨气的张湘祥自从冻疮后再也没有叫苦,但孩子的一举一动,妈妈都通过长途电话从教练那里了解,有了问题及时解决。

家庭和教练配合一致

太平洋保险集团董事长高国富在致黄玉曼的贺信中说,张湘祥之所以能在奥运夺冠,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背后站着一位永不言败、心比天阔的母亲。确实,黄玉曼上进心强,看得远,和先后培养湘祥的朱、谢、陈三位教练配合得很好。

朱日平说,7岁的小湘祥那种充满自信和灵气的眼神一下就抓住了他。看到张湘祥其他条件都合适,他向黄玉曼作出了培养成才的保证。一两个月后,“爱生如子”的朱日平终于说服了怕儿子吃苦的妈妈。

关键时刻,黄玉曼总是配合教练的正确做法。比如,一次小湘祥逃避枯燥的训练,以粉笔末冒充练习的滑石粉想逃过妈妈检查,当晚被朱日平揭穿。朱教练平和地说:“想出成果,就要持之以恒。”在妈妈配合下,张湘祥认错并从此改正。

又如,1995年9月湘祥上初一时,被省里和北京同时选中,12岁的小湘祥听从了朱日平教练的提议――去首都北京读书、训练。为了儿子的发展,黄玉曼放弃了将张湘祥留在省里、以便照顾的想法。

朱日平说:“湘祥看淡输赢,才能赢得起。他心理素质好,善于沟通,很开朗,乐于接受教练正确的指导,能吃苦,这得益于家庭教育和妈妈通情达理、不娇惯孩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