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产业创新体系的建构机理

2008-08-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建民 吴静静 我有话说

产业创新体系是指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所建立的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政府、社会的联系网络,它是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产业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达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产业创新体系源于产业经济理论与技术

创新理论的结合,是以C.Freeman为代表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以P.Cooke为代表的区域创新理论在产业领域的延伸。由于它不仅避免了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行政区域边界与经济区域边界不一致的状况,而且考察了专业化基础上的产业部门在创新过程中的技术转移和供需联系,因而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之一。

在实践中,产业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决定产业的知识扩散和技术创新能力,关乎产业和国家的竞争力,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各地区也纷纷致力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为此,我国亟须加强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产业创新体系需从三个维度进行建构:第一,以企业为创新网络的节点,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内新技术的产生;第二,以产业链为基础,使产业内具有相关业务和互补业务的节点组成水平创新链,具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上、中、下游节点组成垂直创新链,推动产业内新技术的转移和扩散;第三,水平创新链、垂直创新链与外围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共同形成产业创新网络,发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重要功能,推动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作为产业创新的微观基础,可以结合自身优势,从制度和技术两个方面展开创新,推动产业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一方面,通过改革过去不规范的产权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委托代理关系,加强与外围的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组织形态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组织与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以市场的潜在需求为出发点,增加研发投入,优化组合产业内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各种要素,统筹内部研究、开发、制造及营销等各个环节,加快技术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和积累,增强资源组合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以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实现产品或过程创新。

产业内的水平或垂直创新链,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推动了产业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转移和扩散。通常,企业实现创新后,为了维持技术上的垄断地位,持续不断地获得垄断利润,必然会严格控制创新成果。而产业创新网络的建立使创新成果可以借助水平或垂直创新链,扩散到与其具有竞争业务、互补业务和投入产出关系的企业,进而在整个产业创新网络内部实现企业间知识技术的交流和共享。这增加了优先创新企业技术控制的难度,使其技术控制的成本大于技术垄断可能带来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优先创新企业必然会改变经营策略,在权衡技术转移或扩散可能带来的收益和损失后,或者选择通过交叉投资、技术许可证、交钥匙工程和技术咨询等方式直接转移创新成果;或者选择通过提供样品、工具或设备,建立生产标准等方式实现间接的技术扩散。产业创新网络带来大量的创新合作和信息流动,使各节点间建立起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系,增加了其他企业的技术来源,特别是技术诀窍和隐性知识的来源,为其他企业的技术学习、知识和能力积累提供了途径。同时,产业创新网络将企业的技术成果内部化,降低了企业间技术交流与学习的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分散了企业创新的风险,减少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企业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产业创新网络在技术、市场的交互动态演进中不断扩张,实现新技术的更新和转化,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在优先创新企业开发的市场中,总是存在剩余的市场容量,这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市场机会。具备坚实技术基础的其他企业,可以针对剩余的市场需求,在异质性资源基础上整合、集成,做出适应性改进,推出性能不同的创新产品,满足相应的市场需求,使原有的产业链伸展,产业创新网络扩张。产业链的延伸带来产业内分工和专业化的深化,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和技术流动更加频繁、更加充分,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创新实力愈发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形成更加庞大而紧密的动态创新网络,推动产业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当市场饱和时,企业仅能维持经济利润,产业外部的资源不再流入,产业结构趋于稳定。为了突破既定的已结构化的产业约束,企业将通过创新形成新的经济活动,经过产业创新网络的传递和辐射,推动产业内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形成产业的升级与替代。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循环往复,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经贸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