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惜别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

2008-08-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玉玲 我有话说
来自各地的中外记者们开始收拾行囊,告别工作了20多天的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BIMC)。有人在BIMC的标志前留影,有的在和志愿者交换联系方式,有的在互换名片,有的在整理电脑里的资料,有的在留言册上留下自己的感慨,还有的在百米长卷中留下手迹。记者们以自己的方式依依惜别这个非注册记者们的“家”,也为国际新闻中心留下了
宝贵的记忆。

记者们留恋这里有足够多的理由:有记者说这里安排的发布会精彩,有记者说这里的文化活动丰富,有记者说这里网速快、发稿方便,有记者说这里的工作气息浓厚,还有记者说这里的志愿者热情……

连日来,近百名省部级官员走进了新闻中心,与记者们对话,介绍中国不同区域和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呈现开放、自信的全景中国。众口难调的各国各地记者在这里都能各取所需,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新闻信息,满载而归。

国际新闻中心不仅通过新闻发布的方式让记者们了解中国,还40多次组织记者集体参观采访。每一次参观采访,都让记者们亲身体会到了北京的变化和魅力,感受到了北京人对奥运的热情和奉献。

在了解新闻信息的同时,记者们还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国际新闻中心邀请名家主讲的中国大熊猫及相关动物保护、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等专题讲座大受记者欢迎。新闻中心还开辟了民间艺术展示区,组织40位民间手工艺大师现场演示剪纸、面塑、泥塑、微雕、中国结等30余项民间艺术,让记者们身临其境接触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20场带着中国特点的电影,则以光影和胶片的方式讲述着中国过去和现在的故事。

国际新闻中心的活动集纳了中国的特色,浓缩着中国文化的精髓,使记者们在短短20多天的时间中了解了一个全新的中国。百闻不如一见,外国记者们纷纷表示:“亲眼见到的中国和想象中的不一样!”

20多天的工作,使记者们彼此熟悉。大家是同行,是战友,更是朋友:爱激动的巴西电视台记者,打电话时声音响彻整个工作区,当大家都停下工作看着他时,他就冲大家做鬼脸以示歉意;敬业的俄罗斯阿尔法电视台的女记者,每场发布会都能争取到提问的机会,大家笑称她是“问题大王”;风风火火的韩国记者,老是气喘吁吁地赶到工作区,编辑完又匆匆离去,堪称最忙碌的团队;波兰父女记者最热衷收集中国书籍,喜欢在资料台前久久地挑选阅读……

在这里,各式笔记本电脑、照像机、摄像机、手机汇集,像一个信息传播技术的博览会,见证着信息传播的进步,不同的记者用不同的传输设备向世界各地发出相同的信息。在这里,各式手机铃声和各式装束见证了记者们的鲜明性格,丢三落四的新潮年轻记者和沉稳认真的老记者相映成趣。

在这里,可以回忆和回味的东西太多太多。记者们开心地来,满意地回,依依惜别新闻中心。今天的惜别是为了明天的相聚。因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依然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二十五日晚,中外记者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的冷餐答谢会上进行交流。本报记者郭红松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