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秀杰――与鹤同翔

2008-08-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毕玉才 本报通讯员 刘勇 我有话说
中学校长、副县长、副市长、省文联主席,今年55岁的王秀杰从盘锦的一个小县城里一路走来,变换的是舞台,不变的是旋律。

8月26日,记者捧着她仍散发着墨香的新书《水鸟集》时,她还在盘锦,构思着自己的下一部生态书创作。

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春荣对记者说,从《鹤与芦花》、《生命与自然》、《中华鹤

迹》、《与鸟同翔》,到《水鸟集》,王秀杰在纷繁复杂的行政工作之余,20几年如一日地坚持生态写作,为丹顶鹤、为芦苇荡、为盘锦湿地奔走呼号,如此充沛的创作激情和执著的题材偏爱,反映了当代知识分子和人民公仆的双重担承。

王秀杰出生于盘锦市大洼县田庄台镇,那里有世界最大的芦苇荡,栖息着“立如凝雪,翔如白云”的丹顶鹤等200多种水禽。“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落在饭锅里”是想当年乡亲们对黑土地的由衷赞誉,《搜神后记》中丁令威化鹤归辽的故事更为这方水土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王秀杰经常用“鸟翔天空”、“鱼游大海”来形容她融入大自然后的感受。她在《鹤乡秋,芦花秋》中写道:坐着车子在大芦荡中穿行,排排芦花拂面而来,它们摇动着手臂,欢迎你的到来。这时,你会生出一种在大海中泛舟的感觉:忽而风平浪静,忽而汹涌澎湃。

然而,开采油田,拦海造田,修建公路……轰鸣的机器声一次次打破苇塘的宁静,绿色芦荡、白色芦花一片片地退出了地平线。

王秀杰亲眼见到两只被毒死的丹顶鹤墓碑一样陈列在保护区管理站的橱窗里,突然间感觉到心在流血:在地球上,丹顶鹤要比人类早出现6000多万年,曾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但截至1991年,全世界仅存丹顶鹤1200只。为保护以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珍贵和濒危的水禽鸟类,1985年,盘锦市建立了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1987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与我国其他9处湿地一起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为了唤醒全市人民珍惜湿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她情不自禁拿起了手中的笔,以多彩的形象和灵动的笔墨,尽情抒发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大自然的爱,慷慨陈词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与启迪,同时也毫不掩饰对这片土地的深深忧虑及对人类的霸权行径的不解和愤慨。

“我不止一次心痛地想,芦荡庇护的鸟类有几百种,它们在这片自由的天地中不知生活了多少年多少代,难道它们的家园就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毁掉吗?我们这些行迹匆匆的天地间的过客,为什么要去做千古罪人呢?”

“人类不是地球的孤儿,但也不是地球的主宰,人类只是地球生存的一分子。”在王秀杰诗意的世界里,人与自然不再是“人化自然”的关系,而是“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式的朋友关系。

如今在盘锦,你漫步街头,举目之间,无处不可以发现鹤的足迹:鹤鸣路、鹤翔路、鹤舞路……云鹤宾馆、鹤鸣楼、鹤栖园……连孩子们课余的艺术活动组织,也被冠以“小仙鹤艺术团”的名字。作为一个作家,她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写进了一本又一本书里;作为地方官,她把自己对生态的关注写在了城市的每一条街路上,每一块牌匾上,让美丽的仙鹤与人相亲相伴。

在与记者交谈时,王秀杰刻意强调自己的作品仅仅与生态写作沾了边,够不上生态文学的档次,但她仍然很满足,因为在盘锦,她是第一个提出“鹤文化”、“苇文化”和“湿地文化”概念的。而在盘锦市为期17年的工作中,其生态环保写作,确实引起了文艺界对于湿地、芦荡、水鸟的关注,影响了盘锦文学、摄影、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的创作。2002年7月,她离开了盘锦,来到省城,担任辽宁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然而,她知道:无论她走多远,她都走不出那片浩如烟海的芦苇荡;无论她走到哪里,她的眼睛里挥之不去的仍是丹顶鹤的倩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