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古为镜三得

2008-08-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旭光 我有话说

不言之教

老子比较信奉不言之教。不言之教,大概是指要靠行为、行动去实际地教育、感化和影响人。

先秦时,

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举国上下也就都跟着穿紫色的衣服,一时间把紫色衣料的价格炒得很高。齐桓公发现之后,听从管仲的建议,装出厌恶紫色的样子。三天之后,境内再也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

无独有偶。邹国的国君喜欢佩长帽带(即长缨),左右都跟着学,长缨一时很抢手。后来邹君“先自断其缨而出,国中皆不服长缨。”(以上均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以上两则故事中,公好紫衣、公恶紫衣,君服长缨、君断长缨,都是以身为令。所以,韩非子说,“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这些现象,无一不是在提示,作为有一定职位和社会影响力的人,要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

孔子则将其上升为理论,他说:“为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圆水圆。”(《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水是无形的,而用来盛水的盂是有形的。作为领导人,要盛得住水,要对水的形态加以规矩。如果为政者方正,属下自然方正;如果首长圆通、圆滑,就不能要求属下方正。所以,治民之要在于律己、正己、修身。

三石・九石

先秦的许多典籍,都告诫人们,不要堵塞言路,要注意听取不同意见,防止被阿谀之徒所蒙蔽。

有这样一段故事。齐宣王喜欢弯弓射箭,愿意听人们夸自己能用强弓,他所常用的弓不过三石,时不时的在人前拉一拉。身边的人也常常表现出好奇的样子,试着也拉一拉,但往往只把弓拉到一半就中止,装出拉不动的样子,还都把不过三石重的弓说成不止九石,不是君王,谁能用这样重的弓?(见《吕氏春秋・雍塞》)

吕不韦在讲了这段故事后评价道:“宣王之弓,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出处同上)。齐宣王所用的弓,实际上只不过三石,被人奉承之后,索性就终生自认为是九石,怎么能不令人万分遗憾!世上的忠直之士往往没有阿谀之徒多,这是规律。

一石,合120斤。三石和九石,相差悬殊,一般很难搞错。再说,宣王自己用的弓有多重,难道自己还不清楚吗?问题在于,阿谀之徒可以通过“忽悠”,把人的头脑搞昏,使一些本来聪明的人失去起码的判断力,进而使自己靠近“首长”,拉近感情,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事后论人

古人安邦治国,都非常注重对人才的考察、衡量、研究。《吕氏春秋・论人》,曾专门研究如何考察人才。究竟怎样才能对一个人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呢?

韩愈《送石处士序》(也作《送石洪序》)中说:“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车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韩愈本意是在肯定石洪的才华。如果断章取义,则可以看作是在讲要事后论人。

事后论人,强调在到达东海之后再来评价黄河,在把车驾轻、路走熟之后再来相马,强调要对人才进行烛照、数计、龟卜。事后论人,本质上是通过工作实践、工作实绩来考察评价人才,要注重实际观察和量化比较。而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人才的事先与事后是有着割不断的联系的,而考察一个人也往往不是从零开始的。跟踪考察、量才授官、论功行赏,既可靠,又公平,但往往难于做到。所以重要的是创新机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