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哲学要与时代同行

2008-09-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德顺 我有话说

哲学是最关注现实、最关注人的命运的。

但这种关注,并不像道学家式的热心,急于对民众进行说教;更不同于市场上功利化的喧嚣,那种急于自我推销式的叫卖。

按照马克思的要求,真正的哲学要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式的关注,就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深呼吸”,即:积极的参

与+冷静的审思+建设性的探索。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走向振兴的中华民族,也正在走向这个时代的前列。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而且改变了我们的头脑。如今我国走向现代化,不仅已经选择一条道路,而且有了一套理论、一面旗帜,它们的名称就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无疑是一件继往开来、决定前途命运的大事。因此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显然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将果实拾进篮子”――把30年来的思想理论成果整理一下,以清晰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些思想理论成果既可能存在于党的文献之中,也可能存在于民间的话语和智慧之中,但本质上必定存在于实践的经验之中。把它们提炼为理论,这一工作需要有很多人去做,当然也有很多人在做。其中哲学层面的回顾和提炼也必不可少。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更作为一名专业哲学工作者,我一直觉得自己有责任,更有理由,对自己所参与的生活和历史做一次“理性的深呼吸”,对现实、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表达一种“哲学式的关注”。所以,二十几年来,我所努力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跟上“形势”。但我对“形势”的理解,主要是指社会生活的实际步伐和人们关注的重心,特别是其中那些构成社会热点和思考难点的“问题”。马克思说过,“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当然,问题还必须提升和凝炼,才能显示其哲学层面上的意义。从哲学上看,更重要的往往不是对问题的回答本身,而是对问题把握和回答的方式,才更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所以这更应该成为哲学思考的问题。这些年来,我从我们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感悟到的哲学问题,大体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问题。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之于今日的中国实践,究竟有怎样的意义?我们知道,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至今仍是数一数二、不可动摇的。这一点,即使用西方国家的多次票选也可以证明。但马克思本人在生前却曾对自己的众多追随者们表示失望。他甚至说:“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我只知道我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近60年的命运,能够让我们对他的忧虑有所感悟。正因为如此,把马克思主义从狭隘、僵化的模式下解放出来,展现其应有的面貌和活力,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形态,才成为以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

二是当代的哲学理念和智慧问题,特别是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究竟产生或验证了怎样的哲学理念和智慧?哲学告诉人们“实践出真知”。然而当人们忙于实践的时候,却往往满足于眼前所得,不大注意出了什么真知;当人们束缚于书本或脑子里现成框框的时候,则会对生活实践视而不见,只觉得真知尽已在胸,不大相信有新的真知出现。在哲学层面上往往如此。但是,面对中国改革开放这样重大而复杂的历史性实践,是否能够读懂它,从中获得一些新的启示,却是不能不下大功夫的。这里不仅需要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实事求是的决心和勇气,还需要真正掌握一点哲学这门“爱智之学”的方法和境界。

三是价值和价值观念问题。“价值”是个反映人的主体性尺度,代表人的权利与责任身份,表达人的善恶美丑祸福荣辱意识的哲学范畴。从过去把它看作是一个可疑的、异己的概念,到今天上上下下都热衷于谈论价值,表明我们的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越来越面向实际。当然,在事实上从来就多元化的价值领域里,要能够清醒自觉、切实有效地构建和阐明我们的价值和价值观念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引导实践,就不是仅有一种愿望所能实现的。有许多不能回避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最终要通过“以人为本”和主体性原则的切实贯彻来解决。

四是文化问题。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样式”,其本质是“人化”和“化人”。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将世界人化,并用其成果提升自己(“以文化人”)的权利、责任及样式。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必然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变革与发展过程。在这个时期,最需要一种主体性的文化自觉,首先是对于我国大众、我们自己文化权利与责任的自觉。而不是模糊主体,用“以洋为主”或“以古为主”把现在的人引导到任何一种精神萎缩、“惰化”、“矮化”或“奴化”的境地上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和考验。

我觉得,从这些领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思考,回答改革开放实践者们当前所关心的迫切问题,也是自己应尽的一份义务。所以,我斗胆把自己这些年有关思考的结果收集起来,装进《与改革同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个小篮子。此举虽然未必有很大的价值,也可算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或者一个思考者的敝帚自珍吧。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本文为作者所著《与改革同行》自序,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