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品味西施之“美”

2008-09-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慕羽 我有话说

西施作为一个审美符号,在中华民族审美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围绕“西施”这一著名人物本身就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典故和传说,“亡国之女说”、“爱国功臣说”、“政治祭品说”等不胜枚举。至于西施和范蠡之间的关系,也有“师生说”、“情人说”、“夫妻说”等,为了表示对这位奇女子的同情和喜爱,民间传说更愿意

把美丽的爱情赋予西施。可见,无论是作为“历史人物”的西施,还是“传说人物”的西施,都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人物形象。那么,一部由无锡市歌舞团推出的民族舞剧《西施》是从什么视角出发的呢?用民族化肢体语言表现的西施,会给人怎样的视觉和心灵触动呢?

整部舞剧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成功的“戏剧性”勾勒,主要体现为线形叙事逻辑的完整性、情节发展的紧凑度和时空分割的清晰度。这部舞剧的主线是西施与范蠡之间的爱情故事,并且采纳了他们泛舟太湖的美丽结局。由于爱情是主线,每幕中不同情境下的爱情双人舞的设计都很好地配合了戏剧场面转换:《错毂》的邂逅,《卧薪》的安抚,《裂衫》的痛苦,《踏屐》的幻梦,《抱璞》的深情,《泛舟》的回归等。不过,由于他们的爱情故事无法脱离吴越争霸的战争背景,因此舞剧就构筑了爱情与战争两条线索相交织的戏剧结构,着重刻画了西施与范蠡、西施与吴王之间的戏剧矛盾。细节处理上,该剧多处巧妙利用了多空间、立体化的舞台呈现,在语境营造上也颇具戏剧性。

在舞剧宏观结构上,该剧成功地进行了“面的跳跃”,而在人物设置上该剧力求“点的深掘”,这也体现在历史典故的取舍和切入上。为了交待背景,同时也为了反衬核心人物,该剧着重表现了越王“卧薪”和“尝粪”,对这两个典故编导都进行了一些艺术处理,“卧薪”成为“尝粪诊病”的铺垫,这样做不仅使情节更为紧凑,也更加合理。曾经的一国之君,靠“忍辱尝粪、卑躬为奴”苟活并脱身,人世间恐怕再没有比这样的“粪”“奴”更能燃起一个人的万丈“愤怒”之火。历史上范蠡为越王设计的苦肉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彻底摧毁了吴王的心理戒线,而此时西施还没有作为“讨好”的礼物登场。在舞剧处理中,此刻的西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甘愿作为“人质”主动留了下来,以换取备受屈辱的越王和范蠡的自由。不过,或许就是因为这个“恭桶舞”和“尝粪戏”实在太夺人眼球了,观众看到这里比较容易“出戏”,反而不会让人感到这些只是枝节性的背景。看来,如何处理社会历史背景与特色人物和核心人物塑造之间的关系,是这部舞剧日臻完美的突破点之一。

总体看来,该剧有着明确而突出的创作理念,并通过“民族性”和“当代性”的艺术实践追求实现了这一理念。

其一,该剧洋溢着充分的民族性。作为曾经推出过《阿炳》、《红河谷》等精品舞剧的无锡市歌舞团而言,始终坚持民族舞剧方向,是该团的定位也是成功的基石。《西施》的人物设计、情感发展,乃至于流露的文化理念都是充分民族性的。更为可贵的是,编导力图从情感出发,从人物个性上寻找到了江南的东西,在以意境述说故事、以意境和细节塑造人物方面比较成功。大气而富有张力的舞美服装丝毫没有给人以空洞浮华之感,现代新颖的舞美手段却尽显民族传统的元素,五彩荷叶、巨型车轮、金色战袍、兽形图腾、华丽宫门、梅花凋零等都给人很强的艺术冲击力。在舞蹈语汇上,该剧综合运用了中国古典舞中的多种表演模式。为了表现吴越地方特色,在舞蹈语言表达的句法处理上还借鉴了江浙民间舞蹈的风格以及武术太极的招式。

其二,挖掘历史题材的当代性。舞剧既是当代人创作的,又是为当代人创作的,必定具有当代性。该剧最可贵之处是编导从古代题材中提炼出了“现代性主题”,而这种主题素材中的民族魂体现出的就是当代人对“人文意义”的探寻。该剧淡化了“阴谋论”,颠覆了“美人计”,在这一场争端中,西施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她不再是越王勾践成就复国大计的一枚“棋子”,而更像是一个“信使”。舞剧情节的重构褒奖并强化了西施传说中所渗透的真善美,西施的美丽善良和她忍辱负重、“为国献身”的奉献精神,便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弘扬并坚持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此番舞剧《西施》成为北京奥运会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参演剧目,无锡市歌舞团也成为唯一一家参演的地市级文艺团体。这都说明舞剧《西施》在展示中华文化、宣传中国形象方面有积极意义。我想,这种理念也进一步证实了老骥伏枥型编导门文元“舞剧应当去讴歌生命,礼赞爱情”,倾注人文关怀,而不仅仅是民俗文化的翻版的思路。

这部既尊重民间文化又融入了个人理解的优秀作品,给我留下一系列美丽的印象:由于对美丽女子的表现,舞剧《西施》是一部很容易引起感官共鸣的剧目;由于对美丽爱情的歌颂,舞剧《西施》还是一部令人动容的剧目;由于对美丽心灵的褒奖,舞剧《西施》更是一部渗透了人文精神和时代审美,能够给人灵性启悟的剧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