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周大地:透视能源价格调控基本面

2008-09-0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今年上半年,电煤紧张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家发改委也在7月份、8月份两次上调电价。电煤紧张原因何在?价格在能源调控中的作用如何?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又该沿何种道路进行?9月4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做客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经济热点面对面》,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权威分析和解读。

电煤紧张原因何在

我国煤炭年产量从2000年的11亿吨左右,增加到现在的二十六七亿吨,在每年增加两亿吨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出现电煤紧张的状况?

首先是电力需求增长过快。2006年,全国的电厂装机容量增加了将近一亿千瓦;2007年,实际新建电厂规模达到了一亿千瓦。电煤占现在煤炭消费量的60%左右,每年电力的增加规模,需要增加一亿多吨煤炭的供应,这给煤炭市场造成了很大压力。

第二,在煤炭需求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煤炭运输能力的增加仍然滞后。我国煤炭大多分布在华北甚至西北,要从这些地方把煤炭运到华东、华南等地,运距都是一两千公里,现在煤炭运输主要靠铁路,有些还要接海运,我们的铁路运煤能力还受到很大限制。

另外,其他领域里对煤炭的需求也在增加,比如冶金用煤、建材用煤,工业窑炉、锅炉用煤等,整个煤炭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在这种情况下,煤炭究竟供应给谁,在市场上出现了相对的竞争状态。由于能在市场上卖到更高的价格,厂家不愿意将煤供应给电厂。有些电厂买不起高价煤,即便买了高价煤,再发电也会亏损。这就是今年夏天很多发电厂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

当然,电煤短缺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要想解决电煤不足的问题,还需要从长远来分析。总的来看,能源价格体系还存在一定缺憾,它没有反映市场供需的一些基本面,对短缺紧张没有做出及时反映。现在电力的电源结构太过重依靠煤炭,其他发电技术进展不是太快。比如搞煤电,两三年就可以见效;建造核电站,则要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煤电搞得越多,煤炭缺得越多;煤炭缺得越多,电煤问题就越紧张。

另外,电煤紧张还和电力需求有关。近几年,我国电力需求以每年14%、15%的速度增加,从世界范围看,这个增长速度非常惊人。如果这种需求增长得不到合理抑制,光是水多了加米,米多了加水,这么加下去,最后肯定是盛不下的。因此,我们要考虑怎样才能把需求合理地降下来。这方面,我认为需要宏观经济的调控作为重要基础,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快能源价格的调整。

上调电价能否真正缓解电煤紧张压力

在电价有所调整的情况下,政策一般要求煤炭不要跟着涨价。对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对一些煤炭中转地点的煤价进行了控制。今年第二次上调电价,上网电价平均每度可以上升两分钱,但是电网的出网价并没有调整。这次价格调整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电厂经营的财务状态,因为电厂如果出现大面积亏损,发电多亏损多,它的生产积极性就受到影响。所以,电力行业特别是火电发电企业,已经到了必须调整价格的临界点了。

煤炭价格改革属于能源价格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中国的能源价格改革矛盾、问题有很多,不仅电力价格,包括成品油价格、原油价格、天然气价格,凡是和能源沾边的价格,现在不能说都是很完善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走到市场经济,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各种价格的改革,因为计划经济的特点就是一切按计划办事,价格本身仅仅是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无须价格来调整供需。

实际上,煤炭也经过了从管理体制到价格的逐步放开,但为什么电煤价格没有调整过来呢?这主要因为,煤炭在市场紧张状态下并不完全靠成本来定价。同样一件衬衫,不同的品牌,材料、做工虽然差别不大,但价格可能相差10倍,可成本能差10倍吗?肯定不是,从市场看,支付方所谓的支付愿望能达到多少,支付能力能达到多少,它就追求多高的价格。所以在煤炭市场紧张的情况下,煤价实际上反映的是:市场既然需要这么多煤,那我就有这么大的供应能力。这种情况下,我国煤炭价格就像国际煤炭价格一样,是看需求方最大能够忍受多高的价格,因此煤炭价格上涨很快,变化迅速。

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价格又怎能反映成本呢?原来的电力定价,往往是在电厂上网的时候,根据当时投资、煤耗情况,和估计的当时价格水平来确定上网价格。这么执行下来,可能很多年不会调整,调整起来也很困难。而调整电价的时候,需要层层报批,一个一个电厂进行调整,这个工作量非常大。现在的成本变化,特别是煤炭价格在成本里占了很大一块。严格来讲,各地的煤炭价格差别很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要解决电价的合理定价机制问题。

从外部条件来看,一定要考虑到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质量更高的GDP增长速度。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增长内容得到合理控制,有一个较好的外部条件,价格改革问题的解决就比较合适了。

如何看待能源价格补贴

从当前形势和长远来看,价格补贴要尽快取消,这是我的建议。

为什么呢?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难以去重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依靠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来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但是大家也看到,我国去年钢铁年产量有近五亿吨,超过了世界第二到第八的总和;煤炭产量差不多是世界煤炭产量的40%;水泥产量达到13亿多吨,而其他国家从来没有超过三四亿吨的。再以电力为例,工业供电占到现在电力消费的76%左右,这其中又有40%多是高耗能产业用电;而民用电实际只占电力消费的大约11%,农业用电不到3%,服务业用电不到10%。

所以,电力价格压低补贴第一个得利的就是制造业,其中最大的一块就是高耗能产业。这样我们的价格信号某种程度上是在推动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另外,如果说真正的民用电价格不合理,首先补贴的也是房子大、用电器最多的家庭,而不是房子比较小、空调较少的一般老百姓。

因此,能原价格补贴在经济的整个导向和社会公平方面都没有太多道理,这值得我们认真考虑来改变这个现象。

价格改革一开始,特别是到现在为止,很多情况下补贴并不是主动进行的。现在有两方面的担心,一是由于前一段增长速度过快,结构又不合理,环境资源压力变大;另外国际上也出现了原材料矿石能源价格的高速上升,所以导入性的产品价格上升和通货膨胀因素也是严重的,这造成内外都有通胀压力。因此,短期来看不是想补贴,而是担心能源价格会引起消费品乃至整个价格水平的通胀。我们的初衷是想控制价格水平的通货因素,但实际做的却是对不想支持的、不想扶持的、带有不合理性的一些消费进行了补贴。所以,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应对补贴的问题,而应看清实际产生补贴本身的不合理性问题。

如何推动能源价格改革

对目前的能源价格改革,很多管理部门思考的,是如何使现有的一些经济运行部门能够正常地运行下去。比如成品油价格提升,是因为所有的炼油部门补贴几百亿元还是亏损;电力价格的改革也是,由于整个发电行业亏损。

但是,价格改革应该增加政策因素,应该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方式这方面起作用。这个改革是巨大的改革,不是小打小闹、稍微调整两分钱就解决问题的。

目前来看,价格改革还是要从电价和油价两方面入手,因为这两个矛盾较大。与原油价格相比,成品油价格还没有和国际接轨,不但水平上有差距,而且价格变动也很困难,不能反映供需信号。如果连价格水平都不能反映国际能源的供需紧张程度,这个价格信号是有误区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快把它调整过来。

同时,电力价格必须从定价原则和电力价格调整机制方面做很大的工作。电价调整很重要一条是煤电联动问题。现在有观点认为,煤炭生产成本并没有那么高,煤炭行业价格涨到这种程度,已经获得很大利益,似乎不该再进行调整。但实际上煤炭价格高起以后,我们可以对石油收特别收益金,可以增加资源税;可以让煤炭更多地付出环境成本,增加安全成本等等。

所以,煤炭成本方面的管理工作,它的超额利润的增收问题、资源税费的增收问题可以同步进行,这样会使价格既反映了资源的稀缺、市场的紧张,又反映了政策的引导,还能防止个别能源生产部门暴富。我认为这方面还是有希望做到的。

(本报记者李金桀整理)

[值班总编推荐] 维护教育公平需要久久为功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值班总编推荐] 【院士谈科技自立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