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神奇“四季”航天精神

2008-09-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吕贤如 本报通讯员 朱丽娟 我有话说
 

编者按“和梦一起飞”是残奥会开幕式的主题。为了实现这一主题,为了让美好的开幕式之梦飞翔,总计达1.2万人的演职人员昼夜奋战,如醉如痴。对航天人承担开幕式上神奇“四季”设计的深入解读,将有助于我们领略到开幕式之梦是怎样放飞的,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体会“和梦一起飞”这一残奥会开幕式的主题。

这是又一个令人震撼的夜晚,这是又一个令人陶醉的时刻。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以充满梦幻色彩的手法诠释出伟大的生命礼赞,将对残疾人朋友的美好祝福传递到全球每个角落。

开幕式上,伴随悦耳的钢琴曲,在鸟巢中心那巨大的白玉圆盘上,春夏秋冬万物变幻,四季流转如诗如画,灿烂的桃花、映日的荷花、丰收的麦穗、弥漫的冬日冰雪,一切都那么栩栩如生。而托出这一切的是航天人参与奉献奥运的一片深情,是长期形成的精湛的航天技术水平。

航天团队:“翻书装置”演绎神奇“四季”

开幕式上神奇的四季,来自360部开闭自如的“大书”;而这些大如客厅、小似茶几的“大书”的开闭,则有赖于360套“翻书装置”。这些充满灵性的“翻书装置”出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二院技术团队的创新设计,具体由江晓冬、纪世丽、康勇和李增承担。

巨盘直径70米。江晓冬他们要做的就是在巨盘上呈放射状安排下大小不一的360部“大书”“翻书装置”。

拿到设计要求后他们也曾一度惊呆。他们不仅要把导演的艺术创意解译成一张张布满数据的图纸,还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种种特殊要求。

与画轴依靠光影效果在显示屏上成像不同,“翻书装置”中的道具是立体的、类似于橡胶质地的“花草”、“树木”、“麦子”和“雪”等。如何在这有限的空间安排下藏有这么多道具的“大书”,让他们颇费脑筋。

同时,设计者不但要保证巨盘上的360部“大书”组成的庞然大物的美观,还要保证它的灵活和承重能力。考虑到舞台表演的需要,他们必须兼顾每平方米上最少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

从奥运会开幕式上书写水墨丹青的巨型画轴、缓缓升出地面的巨型九环球、惊艳天宇的礼花弹,到残奥会开幕式上展现华美四季的360部“大书”,作为曾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绕月探测工程等关键产品生产的技术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将导演的一个个艺术创意变成美妙的现实。

航天专家:巧解“翻‘页’与提升同步”

尽管“大书”大小悬殊,但创意要求每部“书”都有5页,每页都厚达10厘米。观众最初看到的是这360部“大书”组成的第一“页”。随着表演的进行,链条传动技术带动上一页翻转,同时实现下一页同步提升。360部“大书”同时翻页,被“关”在下一页的道具一次次同时“站立”,依次展现出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

“‘翻书装置’设计的最大难点就在于翻‘页’与提升同步。”江晓冬介绍说,“因为巨盘上的‘书页’只是象征意义上的书页,一‘页’有一个成人的拳头厚。”为了达到视觉上的“翻书”效果,他们必须做到5秒钟内上一页翻转180°,同时下一页提升10厘米。

江晓冬他们煞费苦心,几经测算、试验,在设计中大胆地引入了减速箱来完成这一转换。但市场上却没有合适的减速箱,怎么办?

在航天领域,该团队可谓身经百战,人才济济。参加过“神六”零件生产的减速专家李增老师傅受邀为减速箱“量体裁衣”。李增凭借经验,经周密的测算、研制,在只有一本汉语词典大小的减速箱内成功地实现了由电机快转动向“翻书装置”慢转动的转变。就这样,“翻书装置”终于实现了“提升”和“翻转”同步。

航天精神:面对频繁变更,确保如期完成

残奥会开幕式上四季的设计任务要在半年内完成,江晓冬团队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但他们以一种乐观而又团结的态度欣然受命,航天精神让他们相信:“一定能干好!”

经过两个月的奋斗,2007年8月,他们成功实现了包括内环在内的520套翻书装置的详细设计。可是他们的兴奋还未退去,就意外地接到了导演的新要求:每部“书”的重量至少减轻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一切推翻,从头开始。

他们分秒必争,双休日比工作日还紧张:没人通知加班,但没有一个人放弃为残奥会奉献的责任与光荣。江晓冬说,平日上下班有班车接送,班车时间固定,所以加班只能靠中午有限的时间,但是周末不同,没有班车,大家反倒可以放开手脚工作,何时将问题全部解决,何时才安心回家。

如何减轻三分之一,他们反复探索,最终找到了减重的最好方法,那就是减少电机数量,把每部书一部电机改为内环两部书共用一个,外环则三部书共用两个。这样减少了近200部电机。

像这样类似的大变动在这半年的设计中有两三次,小变动更是频繁上演。每一次,大家都默默地接受着各种突然变动,把它转化为队友之间彼此的一个微笑和互相勉励,微笑中又多了份理解与温馨。

在参与奥运会和残奥会设计的那段日子里,每一个人都将家庭与单位工作暂时放在了第二位,只有在下班之后,他们才走进病房安慰年迈的父亲,回到厂里,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至凌晨。

有人说,航天人是新时代的“铁人”,是的,正如残奥会表现出的对于顽强精神的讴歌一样,无论是探月、发射,还是参与奥运会和残奥会设计,航天人总是以“奉献”描绘着顽强的人生,弹奏出生命的最强音!

(本报北京9月7日电)

(标题书法:沙英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