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积极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模式

2008-09-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承训 我有话说
历史以无情的事实告诫人们,没有农业的支撑,工业和城市以及一切服务业都没有存在和发展的根基。西方的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剥夺和剥削农民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时刻离不开农业,至今由于农业滞后世界还有10亿人口难以果腹。在一段时间内,国内也曾流行过压减农业的说法。试想,假如没有农业和农民,谁来养活城市各行各业的人口?人
们曾记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断言,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几千年都未曾解决的“人民吃饭问题”。十几年前,美国学者尖锐地提出到2030年“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一问题,现在也应给全球提出一个大问题:谁来养活全人类?世界都应当反思!

重新认识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地位

马克思说过:“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这是一条基本的经济法则。而西方的工业化使世界产业结构畸形化了,农业成了一条短腿。这种畸形化根植于自由市场经济,它日趋激化了农业的基本矛盾,即基础性与弱质性的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表现为弱质性,谁也离不开它,可谁也不去强化它。农业既是经济再生产,又是自然再生产,同时受自然条件和土地制约,生产周期长,产出不稳定,收益边际和危机边际之间弹性很小,深度开发难度高,市场竞争处于弱势地位。这就决定了农业被边缘化的命运。但是,客观法则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我国历来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中国的改革就是率先从农村开始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近年我们又免除了农业税,实行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多予少取放活、发放种粮补贴等政策,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奇迹。这些宝贵经验,正是我们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结果。当然,从长远看,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灾害多发,仍然潜伏着巨大的粮食风险和农业滞后的困境,目前日益突显的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就业困难、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乏力以及因农村外出流动人口过多引发的许多社会不安定因素,都与农业收益过低、农民收入增速缓慢直接相关。可以说,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化整体进程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一大症结。

以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大视野考察,农业是人与自然交换最紧密的产业,是太阳能转化的最直接最大量的领域,是最大的生态调节器。特别是大农业覆盖80%以上的陆地和大面积海洋,潜力无穷。农业新产业革命不仅能够解决粮食问题和改善人们生活,而且可以化解一系列人类发展的难题,包括一部分新能源,土地荒漠化及其他吃穿用等,甚至将来的沙漠改造都有可能依靠科技武装的大农业。它囊括狭义农业(种植业或小农业)和广义农业(大农业),前者包括粮食(谷物)、经济作物、能源作物、饲料、医药(药材)、观光、生态农业等,后者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包括牧区以及养蜂、养蚕、特产饲养等)、林业、水产业(海洋与淡水)、微生物农业等。而且,它还为一系列重要加工工业提供原料。在农业大发展的基础上,可以依靠科技大力发展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有机肥料、饲料加工、橡胶、有机化工(如塑料)以及旅游、各种服务业等。所以,农业现代化系统工程是大有希望的。

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新模式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路子究竟怎样走?目前尚有不同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实际上是走西方的老路。实践证明,这“两化”都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更不符合我国实际。因为机械化只解决耕作和收割工具问题,虽能节省人力,但并不改变农业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不能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产出率。机械化在那些土地十分广大的国家是重要的,而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40%,机械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况且如今我国农业机械已基本普及。农业化学化更是一条死胡同,也就是西方的“石油农业”,会造成环境污染。现在我国农业由于过分依赖化肥及农药,已经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和水体污染,还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我们不能走西方的老路,而应当另辟蹊径,走出一条自己的新路子。

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和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适合中国情况的道路。”后来他在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又明确地说:“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总体上说,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是以发展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为主线的科技密集型农业,以科技为支撑、高度集约化与适度规模化相结合的多元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工农、城乡协调互动的现代化。如果说当年的工业产业革命发生在西方,那么21世纪的农业产业革命便有可能发生在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对此,我们可以从下面四个层面来探研。

1、发展以生物科学为主导的综合技术密集型农业。人类的发展史,经历过多次生产力的技术形态变革,继“狩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网络经济”之后,第五个形态很可能是“生物经济”,也就是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技术革命支撑的新的产业革命。一个生物基因的破译和重新组合利用,就可能创造一个新的产业。有不少科学家预言:生物技术即将取代信息技术,成为社会最重要并改变工业和经济格局的主导技术。而农业是以生物技术为平台的最大基础性产业,迫切要求新的突破。

现在生物科学主要还处在细胞水平上,很快就会深化到分子层次,要改变和优化动植物、微生物的细胞分子结构,发展为“合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调控生命系统。那时不仅能充分利用品种大跨度地改良优势,还会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改进吸取阳光、水分和一切营养成分的方式方法,增强抗灾性。同时利用微生物改变土壤结构和肥料品质,使之成为营养丰富的巨大培养基。其他方面的技术都要综合配套,使农作物和养殖业大大提高质量和产量,使农业成为潜力最大、效益最高的朝阳产业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转基因工程,新的突破指日可待。

2、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下力气消除农村农业污染。这不但关系农民的健康,而且关系全社会的利益(农业本身就是一个吸碳放氧的生态系统),也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关节点。现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国家为此已制定了严格标准。同时,生态农业化的发展也为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创造了条件。

3、多途径探索低成本节约型农业。首先是实施节水技术,克服缺水的瓶颈(我国淡水资源人均仅为世界的1/4),改变目前用水过大的粗放经营。同时,提高作物消化吸收肥料的能力(目前化肥只能吸收30%),开拓新的肥料、饲料来源,充分利用根瘤菌,使更多的作物具有固氮能力。

4、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中低产田和劣质土地。现在我国中低产田占60%以上,有着很大的挖掘潜力;还有许多盐碱地、沙地、滩涂等。为此,一方面要选种适宜性作物,另一方面要改良土质;特别是大农业,包括利用种草、植树和其他方式,改变劣质土地,克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进而向山地、沙漠、戈壁进军。至于西部广袤的高原,更有长远的开发利用空间。这都需要高新科学技术的创造和利用。

改革农业资补、经营和服务方式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依靠技术,还要有好的经营管理体制。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的农业体制有很多方面已不能适应农业产业革命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指引我们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并非只顾城市化一个方面,而是全面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其中大力发展农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现在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体制问题。

一是对农业的资补方式。现在对农业补贴花钱很多,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上并不理想。一方面不分对象的补助未必补在真正种粮的农民手里,许多农民拿了补贴用于别处;另一方面渐进式的补贴每次增量小,经常被农业生产资料涨价所抵消,种地亏本现象愈加突出,不能持久地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更不能扩大农村的就业空间。根本的路径是农产品的“价值回归”,使其价格真正符合其真实价值。这就必须科学地分析和认定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值构成的特殊性,真正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解决价格过低问题。事实表明,单靠市场自发调节是克服不了农业的弱势地位和实现价值回归的,必须运用好“两只手”协调匹配。当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必须配套实行,有效制止轮番涨价的连锁反应。但从长远看,应当尽快健全这一价格形成机制,系统解决日趋突出的一系列矛盾,包括化解城乡、区域收入差距和就业压力,提高消费拉动力。

二是改变目前滞后的经营形式。应当以科技为龙头通过适宜的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其中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形式,便于土地适当集中(如利用土地入股的种植业合作社,可由具有专业才能的农民牵头)。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多种组织形式保证农民的利益,发展适度规模的集约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供销合作社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目前为农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体系比较弱,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应当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抓,以政府为主导、以合作组织为载体、以科技人员为骨干,进行必要的财政支持,也可以吸引一部分大学生、研究生加以充实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作为农业基地化、精准化的龙头,但必须更多地照顾农民利益,最好以股份制的形式建立利益共同体,促进工农业一体化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