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艺术激情诠释“超越、融合、共享”

2008-09-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肖一 我有话说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残奥会期间,众多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向中外观众呈现一场场文化盛宴――中国继续向世界展示着我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魅力,促进文化的沟通、理解和交流;而尊重生命、平等参与、和谐融洽的人文关怀也闪耀其中。超越残缺和健全,超越文化、种族与国界――我们共享残奥会带来的欢乐激情,用艺术诠释“超越
、融合、共享”的北京残奥会理念。

8月10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专门为北京奥运会精心打造的大型综艺节目“我的梦”第五部在中国剧院首次演出。图为该艺术团聋哑演员演绎“风筝舞”。新华社发(柳熹摄)

融合:残奥会期间,北京市21家主要演出场所将上演26台201场演出――在残奥会的巨大舞台上,用艺术诠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和谐图景

激情又极富动感的拉丁舞,梦幻伦巴、神秘桑巴、激情恰恰……9月8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一群聋哑舞蹈演员在新推出的聋哑舞蹈“动・听”中欢乐舞动,此时的他们活力四射、光彩照人。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听不到音乐的他们却让观众看到了舞动的音乐,在无声世界里,他们尽情抒发着对艺术的渴望,感动着中外观众。

残奥会期间,北京市21家主要演出场所将集中上演26台201场演出。其中,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残疾人艺术家们9月8日至9月14日期间在保利剧院上演15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

“我的梦”作品五,是残疾人艺术团为奥运精心打造的作品,具有浪漫的民族风情,散发着浓郁的东方神韵。18个节目涵盖了音乐、舞蹈、京剧以及舞剧、音乐剧片断等表演艺术的诸多门类,不仅精编改进了《千手观音》等已有的经典节目,还创新推出了“风筝舞”、“三岔口”、“风情组曲”等一批新节目。残疾人演员用英文演绎的音乐精选《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及《天下一家》等更是让中外观众感动而震撼。

残奥会激励着残疾人和健全人在世界大家庭中相互交融,共享社会权利,共建和谐世界。而此刻,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在北京欢聚,共同构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东鸣介绍说,8月25日至9月16日奥林匹克文化节的残奥期内,中国和来自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参加“相约北京―2008”文化活动的经典和优秀剧目在北京各大剧院继续上演,共涵盖交响乐、流行音乐、声乐、歌剧、舞剧、话剧、音乐剧、儿童剧、地方戏、歌舞、杂技、曲艺等表演艺术门类。与此同时,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各类展览也将在北京各大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以及其他展览场所继续展出。他说:“我们对残奥会期间的文化活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准备,一系列形式多样、富有创意和残疾人广泛参与的文化艺术活动将在北京展开,来自国内外的残、健艺术家和各方宾朋将共同参与这一文化盛会,共同体验‘超越、融合、共享’的北京残奥会理念。”

共享:18个残奥会文化广场将举办94场文艺演出――社会各界群众共享残奥会的文化盛宴

从奥运会到残奥会,从奥运文化广场转换为残奥文化广场,广大北京市民的热情不减。8日晚,记者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中华世纪坛广场,看到北京市民们正在排队领票。据广场负责人介绍,每天广场活动参与的群众都达千人,其中的“奥运节拍”露天音乐会已成一个广场品牌。歌手林萍已经是多次无偿来广场演出,她热情地说:“我非常高兴以文化广场的方式走进百姓中歌唱,普通百姓的奥运热情也感染了我,我觉得自己在用歌声为残奥会加油!”

家住海淀区的王先生深情地说:“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文化广场演出的‘我的梦’。我为他们的演出震撼了,就像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他说,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还在鼓掌,久久不愿离去。

记者从北京市文化局获悉,9月6日至17日北京残奥会期间,北京市的18个残奥会文化广场将举办94场文艺演出。

这些文艺演出按照“残健结合”的原则进行,包括残疾人艺术团体的哑剧表演、大型歌舞汇演等。演出团队不仅涵盖了北京残疾人艺术团等专业团队,也包括了活跃在大街小巷的老年合唱队、秧歌队等市民自发组织的文艺团队。每个残奥文化广场还将举办残奥会主题展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爱残疾人生活、创建平等互助和谐社会成果等专题展览,同时为残疾人提供体现人文关怀的志愿服务。

赵东鸣说:“残奥会期间的文化活动将按照‘残健结合’原则,安排多场文艺、体育表演和表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的节目,充分体现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一个世界、携手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

超越:“精神寓于运动”、“文化蕴含精神”,营造全社会关注、理解和支持残疾人的文化氛围更为重要

北京奥运会文化活动处处长王平久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去年9月刘德华的奥运歌曲《我们都是第一》发布现场,刘德华和到场的雅典残奥会游泳金牌得主何军权约定一年后来看何军权的比赛,现在,刘德华如约而至。而8日晚的男子50米自由泳―S5级决赛中,何军权以0.15秒的微弱差距与金牌失之交臂、憾失金牌。“华仔的掌声依然那么热烈,还给了朋友一个热情的拥抱,他说比赛结果不是最重要的,”王平久说,“如果说奥运会人们注目的是奖项的角逐,那么,残奥会更关注的是运动员自我的超越,还有对残疾人尊重、理解和支持的整个社会文化氛围。”

“在观看残奥会赛事的同时,营造全社会关心和关注残疾人的文化氛围,提升我们的文明素质,留下温暖的人文关怀,这才是最重要的。”赵东鸣说。

5日,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50多名来自不同省、区、市的残疾人通过轮椅表演具有华夏特色的太极拳,这是残奥会期间残疾人借助残奥文化广场这一活动平台,向中外观众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也展现了我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你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多么认真,给我们的笑容多么灿烂――他们对生命的顽强信念和乐观豁达让我们尊敬和动容。”看完残疾人轮椅太极表演后的东城区市民张先生感慨道。

“精神寓于运动”,是国际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格言。通过参与残奥会,各国残疾人运动员展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感受欢乐、友谊、梦想、成功,实现挑战自我、追求生命价值的目标。

“残奥会期间的文化艺术,是展示残疾人的艺术才华和自强不息精神的最好语言和方式,”赵东鸣说:“而精神的共鸣,心灵的交汇,情感的融合――实现‘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是我们所期盼和追求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