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鲁锦文化与时俱进重现生机

2008-09-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邢兆远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邢兆远)“旋风子转,落子缠,姑娘媳妇两边站,织布就像坐花船……”这首流传在鲁西南地区的民谣,形象地再现了人们织“老土布”时的欢快场景与鲁锦的绚丽多姿。近日,登上“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鲁锦织造技艺”又迎来春天,人们正在积极筹建“原生态民间织锦文化保护村”,“鲁锦
博物馆”也开始对鲁锦进行保护性研究与深度开发。

鲁锦诞生在鲁西南一带,民间俗称“老土布”、“老粗布”,也称其为“花格子布”。因色彩绚丽,美丽如锦,后被定名为“鲁锦”。在春秋时期,鲁锦工艺就已经相当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鲁西南地区广植桑麻,桑麻纺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了元代,黄河流域开始种植棉花,人们将传统的丝麻纺织工艺揉进棉纺织工艺,织成棉布,就是现在所说的“鲁锦”。

织造鲁锦,全部采用手工工艺,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大大小小共72道工序。在悠久的岁月里,鲁锦形成繁多的图案,不同的纹样有着不同的寓意,并冠有许多美妙名字。例如“八个盘子八个碗,满天的星星乱挤眼”,由合斗花纹组成盘碗,蓝白二色交织出星辰,天上的星星与人间共饮,既体现了婚宴的热闹,还记录了民间以八为上菜单位的习俗。随着现代纺织业的发展,鲁锦艺术逐渐衰落,木制织布工具多已被弃置,两千种图案目前尚存二三十种,手艺传承人越来越少。

近年来,鲁西南地区的有关部门对鲁锦制订了保护措施和保护规划,专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收集织锦纹样900余种。摸清了织锦图样、工艺流程、操作技巧和艺人情况,建立起资料库,确定建设“原生态民间织锦文化保护村”。由7名年轻人筹集资金建起的“中国鲁锦博物馆”,把传统生产方式和民俗风情完整保留下来。

在现代社会崇尚环保和回归自然的潮流中,人们又喜欢起手工织的床单、被面、褥子等,认为手工制作的土布冬暖夏凉,用起来舒服,因此鲁锦所具备的纯手工制作和纯棉质地的特点,受到群众的喜爱。在国际手工艺品博览会上,鲁锦受到青睐,送展的产品被抢购一空。对鲁锦进行市场开发前景看好,当地成立了专门开发机构,与艺术院校和科研单位联手,对鲁锦文化进行保护性研究与整理,加强了对鲁锦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喜字锦”、“孔雀屏”、“荷花被”……又绽放异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