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残奥“村民”“醉”中秋

2008-09-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蕾 我有话说

诵读中秋主题的古代诗词,聆听嫦娥、兔爷的传说,现场体验中国书法,为外国运动员起中文名字,以及必不可少的品尝月饼……今天,残奥村国际区的联想网吧被浓浓的节日气氛包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残奥村“村民”们在这个北京的“家”里团聚在一起,度过了极具中国传统韵味的一天。

今天,残奥村国际区网吧进行了精心

布置:进门处悬挂着一幅花好月圆图,四处张贴着咏月诗词的书法作品,还有线装书样式的签到簿,连电脑的桌面也全部换成了温馨的中秋节画面。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人们把月圆当做团圆的象征,把农历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每进来一个外国朋友,志愿者胡琳就为他们介绍一遍中秋节的传统。

“月饼圆圆的,就像奖牌一样!”委内瑞拉的理疗师奥斯米勒拿起月饼先端详了一会儿,“这么漂亮,我都舍不得吃了。”马来西亚代表团随员摩汉尝了一口月饼,立刻表现出一副陶醉的样子。他小口地吃着,每口都细细地品味。吃完后觉得不过瘾,他又问是否可以买一盒:“我女儿肯定爱吃这样的点心,而且我自己也没有吃够呢!”

“传说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嫦娥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治病。消除瘟疫之后,人们为感谢玉兔就用泥塑成他的形象,每到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家家都要供奉。”网吧志愿者们一边为外国朋友讲述“兔爷”的传说,一边把老北京特有的手工制品泥塑“兔爷”送给他们。当来自阿尔及利亚的残疾运动员泰来克得到这份礼物时特别开心,双手竖起,调皮地做出兔子的鬼脸,所有人都被他逗乐了。新加坡代表团随员弗兰克则为自己挑了一个骑在龙上的“兔儿爷”:“我属兔,我希望自己像这位‘兔儿爷’一样厉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网吧的另一边,一群不同肤色的外国运动员跟随志愿者吟诵着中国古诗词。虽然汉语不太流利,但他们读起中国古诗词别有一番味道。从苏轼的《水调歌头》到李白《月下独酌》,志愿者一边领读,一边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为这群外国朋友讲解着诗词的含义。

古色古香的书法展示台旁也聚集了很多人。来自巴基斯坦的残疾运动员百格自告奋勇,独立地用毛笔在红灯笼上写下了“团圆”两字,赢得了人们的掌声。他兴奋地对记者说:“这里的节日气氛真是让我沉醉!即将回国和家人‘团圆’了,我要把这个灯笼当做礼物送给他们,并把在北京的美妙经历与他们分享!”

(本报北京9月1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