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

2008-09-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杨保国 我有话说
“迎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

这是由郭沫若作词、吕骥作曲的中国科技大学校歌的开头内容,励志的文字和优美的旋律,始终伴随着中国科大走过坎坷而又超常规发展的里程,见证着中国科大人一次次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

肩负着共和国的重托

在共和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所大学的诞生像中国科大那样,寄托了那么多开国元勋和老一辈科学家深厚的期望。

为尽快改变新中国科技力量薄弱的局面,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而当时我国大学培养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现代科技的需求。1958年初,中科院领导和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提出,依托中科院力量,创办一所新型理工大学,培养急需的尖端科技人才。5月9日,中科院党组向聂荣臻副总理呈递办学报告。聂帅立即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得到了周总理的首肯。6月2日,经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后,邓小平亲笔批示:“书记处会议批准这个报告,决定成立这所大学。”

从呈递报告,到9月20日开学典礼,只用了短短100多天时间。这种速度,让人至今都能深深感受到开国元勋和老一辈科学家的殷殷期望。开学典礼上,聂帅像当年指挥千军万马一样,作了《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的重要讲话。郭沫若校长在讲话中,以诗一般的语言说:“我们不仅要掌握尖端,还要创造尖端。我们不仅要攀登上科学的高峰,还要不断创造科学的高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科大的成立是“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特殊时代,特别关爱,注定了中国科大从呱呱坠地就不是一所普通的大学,而是承载了强国使命,必须要追求卓越、创造一流的大学。1963年7月,科大有了首届毕业生,时任副总理兼外长的陈毅欣然到校并在致辞中说:“我是搞外交的,你们是搞科学的,你们是我的后台。可现在我的后台还不硬啊,跟西方人打交道,他们不买账。要是你们为国家造出了原子弹、卫星,我的腰杆子就硬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形象指明了中国科大的使命!

祖国需要就是前进目标

“祖国需要,就是中国科大前进的目标。”从学校创办之初,开国元勋们的殷切期望、共和国赋予的强国使命和知识分子的爱国情结熔铸一体,成为中国科大文化的主流要素。

原子核物理、原子核工程、放射化学、辐射化学……建校之初,中国科大的13个系41个专业都是围绕以“两弹一星”国家战略目标设置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是我们50年不变的原则和传统。”常务副校长侯建国院士介绍,从“两弹一星”,到“人才战略”,再到“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科大一直坚持在超前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加强高技术领域的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研究上做文章,不仅瞄准国家的现实需求,也始终瞄准着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长远需求。

从1963年至今,中国科大共培养5万名本科生,其中十分之一左右工作在国防科技领域,20多人成为科技将军……这样的数字可以形象反映中国科大服务国家需求的成果。李曙光院士一直记着这样的场景:某航天基地发射中发现了问题,各相关部门总工程师齐聚会诊,结果到了会场一看,参会的总工,全是中国科大的毕业生。而2007年底,学校有关领导到四川寻访、看望校友,仅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总装某基地工作的校友就有500人。这些不同时期入川的校友,年龄差异、资历不同,共同的是都能准确高歌“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

量子调控、量子通信、蛋白质科学、纳米科技……今日的中国科大,一个个前沿基础问题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的课题,丰富和发展着科技报国的内涵。早在1983年,从加拿大回国的郭光灿就开展量子光学研究。在学术界不看好、科研经费紧缺情况下,中国科大看到的是国家未来战略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国家基金委的资助下,郭光灿创新群体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量子概率克隆方法、量子避错编码原理,首次解决了量子密钥分配过程的稳定性问题,完成经由实际通信光路实现了125公里单向量子密钥分配,研制出迄今为止国际公开报道的最长距离实用光纤量子密码系统。2007年,他又成功测试运行第一个量子密码网络系统。目前,郭光灿实验室不仅是国内量子信息领域的重要基地,而且成功站在国际量子保密通信前沿。

“不要命的中国科大”

“不要命的上科大”是一代代大学生公认的评价。对此,有学生在校园BBS上发表意见:应该改为“不要命的中国科大”,因为在科大不仅学生学习拼命,老师教学、科研也个个是“拼命三郎”――爱国心、强国志,具体化作了师生刻苦工作、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在北京办学期间,虽然有聂荣臻、杨尚昆、黄克诚等领导同志亲自过问,中科院大力支持,但办学条件仍然非常艰苦。学校开学典礼借用的是解放军政治学院的大礼堂,学生宿舍也是借用的;不少同学打着赤脚到北京,一根扁担上科大,冬天没有棉衣和棉鞋。那时,经常组织集会游行,在天安门前众多的大学队伍里,一眼就能找到科大的学生:穿的最土,一停下来就看书。

1970年南迁合肥曾经重创了中国科大。师资队伍流失过半,仪器设备损失三分之二,学校濒临解体的危险:师生被遣散到各地接受“改造”,校园是附近农民的放牛场,牛粪贴在墙上,晒干了当柴烧。

“学校不能在我们手上垮掉!”强烈的使命感激励着幸存的中国科大人,领导和师生动手烧砖、盖房子、建实验室、修理仪器设备……从1971年开始,中国科大着手恢复教学科研,出现了将厕所当实验室、躲在地下室里搞科研的感人景象。

“中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加速器的诞生,是科大人拼命精神的见证”――1977年酷热难耐的夏天,何多慧等几名青年教师在一间狭小的实验室里“异想天开”:建设我国第一台同步辐射加速器,为基础研究提供先进的平台。当时,我国最高能量的电子加速器是3千万电子伏特,而何多慧的目标是建造8亿电子伏特的储存环和2亿电子伏特的直线加速器。“天方夜谭”式的设想得到学校全力支持,1978年成立筹备组后,何多慧带领十几个年轻人夜以继日地玩命干,啃了上吨重的资料,做了上千次实验,用三年时间完成了预制研究和物理设计。1983年国家计委批复立项,1991年完成首期建设,并通过国家验收,中国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加速器。

“中国科大肯定是一所最勤奋努力的大学!”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大学评价,中国科大的师生始终为自己刻苦工作、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学风和校风而自信、自豪。

“我创新,故我在”

创新,是中国科大精神最本质的内涵,也是追求一流的必然要求。首任校长郭沫若在建校之初就这样要求:“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大胆创造,在大胆创造的风格中实事求是。”在中国科大即将迎来50诞辰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我创新,故我在,科教报国五十年。”褒扬之意,溢于言表。

1958年,中国科大在一张白纸上开始了一系列的创造。其中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提出“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即中科院集中全院资源和力量支持中国科大办学,研究所与科大院系对口合作。这不仅做到了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将教学与科研紧密地结合起来,抓住了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二是在学科专业设置和建设上,围绕国家空白薄弱学科和新兴科技领域,打破当时理工分家的模式,采用理工结合即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建设方针。这些在当时都是“反潮流”之举,使中国科大一诞生便卓荦不凡。

1978年,当“科学的春天”来到时,中国科大以大胆创新的精神,再度崛起:率先面向世界开放办学,选拔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赴欧美进修和攻读博士学位;首创少年班,采用全新的培养模式;创办中国

第一个研究生院;兴建我国高校中唯一的大科学工程――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率先实行4-2-3分流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和硕博连读体制……著名学者丁肇中先生访问中国科大后对一位中央主要领导说:以前听杨振宁、李政道说过科大好,一看果然不错!在科大见的多是年轻人,有锐气,有物理思想,创新精神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科大抓住国家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的契机,总结提炼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16字办学方针,走出了一条注重内涵发展的“精品大学、精英教育”之路。在人才培养方面,率先开展大学生研究计划、自由选择专业等创新举措,深入探索创造性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瞄准国际前沿,凝聚目标,突出交叉,整合力量,集中建设,取得了一批原创性重要成果;率先建设了若干面向全校开放的教学、科研公共实验平台,为原始创新提供舞台。

50年来培养的每1000名本科生就诞生了1名“两院”院士;入选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年度十大基础研究进展成果数最多的高校;科研成果连续被国际科学组织评选为年度重大进展的唯一中国学术机构……中国科大――共和国自己创办的年轻的新型大学,迎着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