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住上抗震房,永远跟着党”

2008-09-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我有话说
这几天,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佰西热克乡吐尔逊古丽・卡德尔非常高兴,忙里忙外地收拾着刚刚盖好的抗震安居房。她说:“多亏共产党,我才住上放心的房子。”

在新疆城乡抗震安居办公室,副主任肖代君自豪地介绍说:4月20日21时14分,新疆裕民县发生5.1级地震。事后他们在与当地领导通话时,得到最高兴的消息是:所有居住在

抗震安居房里的百姓没有一人受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地震带来的损害。

自2004年2月24日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重大决策:将在全区实施的抗震安居工作作为自治区每年为老百姓所办10件实事的头号大事,解决因地震灾害造成的群众生活困难问题。到2007年底,新疆新建和加固改造抗震安居房累计完成152.2万户,692万群众住进了新居。

曾多次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的新疆群众,发自内心地说道:“吃水不忘挖井人,安居不忘共产党。”“住上抗震房,永远跟着党。”

科学决策以人为本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发生6.8级地震。一夜间,地震造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最惨重的损失,因房屋倒塌,导致268人死亡,经济损失惨重。

新疆是我国的地震高发区,痛定思痛。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从巴楚地震中开始思考自然灾害预防措施,决定实施抗震安居工程。此工程从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切实把预防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的灾害放在首位,改变过去被动抗灾的局面。

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每年投入的2亿元专项资金很快到位。自治区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每年也拿出2亿的资金投入,加上银行贷款、地县自筹、社会帮扶和群众自筹,四年间共投入建设资金321亿元。仅南疆三地州就解决了农村2万特困户、15.3万贫困户和3.2万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肖代君说,抗震安居工程完全是从百姓生活利益角度开展工作的,体现了自治区科学决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抗震安居改变面貌

喀什地区巴楚县琼库恰克乡阿西木家是座漂亮的新房,进到屋里,宽敞明亮的房间里电视机、洗衣机应有尽有。说起自己的新房,阿西木深情地说:“2003年地震发生后,我家的房屋全倒了,家里的几位亲人也被压死了。政府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后,我们主动要求建设这样的抗震房,政府又给补贴了4600多元。现在我们住得放心了,奔小康的信心更大了。”

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普鲁村的吉奈斯提汗说起抗震安居房就流泪。2008年3月21日,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她们从地震巨大的晃动中惊醒过来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向外跑,回头看看,新建的抗震安居房纹丝不动,家人回到房里又睡着了。待第二天看到几百米外的老房子时,屋顶都塌了,心里吓得厉害。“一年前政府让盖抗震安居房时,我们心里还有点不愿意,祖祖辈辈都住这样的房子,盖新房子有什么好处?现在我们知道了,政府是在为我们办实事,要不是抗震安居房,我们一家人不知要死几个人呢。”她说。

在抗震安居工程实施中,自治区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任务合并执行,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建设符合本地特色的新农村。目前,新疆许多农村,抗震安居房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百姓从几次大地震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抗震安居房的好处,从过去的“要我建”,变成了今日的“我要建”,建房热情十分高涨,彻底改变了新疆农村的面貌。

科技支撑民主决策

《农村房屋鉴定实施细则》、《农村房屋构造图集》、《精选八种结构图集》等呈现在记者面前时,肖代君自豪地说:“别小看这些图集,它们可是我国农村建房的第一套科学依据,是我国农村房屋建设标准的‘先行者’”。

新疆地域辽阔,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如何在抗震安居工程中体现出特色,不搞一刀切,成为自治区党委政府从一开始就在深入思索的问题。他们汇集中国科学院和一些高校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新疆不同地县市情况的深入考察,提出了256套砖木、石木等建筑房屋的标准和图型,供各地选择。

2005年,他们又根据新疆地震波形等历史资料记载,请西安科技大学建造了一个平台,对所提供的八种抗震房进行科学鉴定,都通过了抗震试验。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这里盛产石头、沙子,土壤很少无法产砖。根据这种情况,自治区向他们提供了石木结构的房屋图纸,建出的新房成为当地最漂亮的房屋,受到群众的极大欢迎。

哈密地区易发生洪水,工程选址必须避开洪水道,新建的抗震安居房通过科学选址,再也没有受到洪水的侵袭。最主要的是,这些措施的实施,为群众避免灾害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据新疆地震局根据于田县地震后的评估,此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抗震安居工程发挥了明显的减灾效益,减少经济损失近亿元。

谈起这一切,肖代君深有感慨地说:“抗震安居工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地制宜,真正为百姓带来实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