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整河山:绿肥黄瘦

2008-09-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庄电一 殷泓 我有话说
站在温家宝总理今年8月16日登临过的彭阳县大沟湾流域制高点上举目四望,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片葱绿。山顶戴上了“帽子”,山腰系上了“带子”,山底穿上了“靴子”:昔日寸草不生、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全被苜蓿、沙棘、山桃
、山杏等草木覆盖,原来占统治地位的黄色竟较少看到了。这个变化,即使不能用天翻地覆来概括,用焕然一新来形容也是极为恰当的。

目睹此情此境,记者不由地想改用一句古词来形容心中的感受:“知否,知否?应是绿肥黄瘦!”

自1983年建县以来,彭阳县就以“生态立县”。25年来,他们人接班,事接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累计治理小流域92条,将林木覆盖率由建县初期的3%提高到20.3%。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志坚告诉记者,20多年间,彭阳人一锹一锹挖出的“88542工程”,可以绕地球3.2圈!国际友人惊叹:这是了不起的生态长城!

现在的彭阳县,虽然仍是沟壑纵横,但已经出现“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可喜景象。水,不再下山;泥,不再出沟。

温家宝总理8月份在这里视察时,看到眼前的治理成果兴奋不已。在当地负责人介绍他们是“一任接着一任干”时,总理又加了一句:“一代接一代干下去”。

来到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同心县,记者在清水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大坝上居然看到了“千年旱塬出平湖”的壮美景观。由于成功拦蓄了清水河河水,这里已经形成了三四千亩水面,湖水中,几十个孩子正在欢天喜地地戏水。吴忠市委常委、同心县委书记王中告诉记者:这些出生在干旱带上的孩子,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湖水!

同心县年降雨在200毫米上下,在这个不适宜人居生活的地方,不甘向命运低头的同心人立下宏愿:要让天上降雨全部留在同心,要让过境水尽量多在同心县停留!经全县人民的努力,在水贵如油、极度缺水的县城城边,平添这么大一个人造湖泊,已经收到一举多得的效益:整治了环境,改善了生态,完善了县城功能,改变了区域气候,优化了水资源配置。更为可喜的是,它可以让清水河每年少向黄河排放泥沙3000万吨(宁夏向黄河排放泥沙的一半来自清水河)。

有了湖水,渴望绿色的同心人又拉开了“千军万马搞绿化,千方百计保存活”的“绿化战役。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们就种植各类树木1240万株,营造5000亩绿化带。绿色增多,黄色减少,同心县的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宁夏南部绿意渐浓,宁夏北部同样绿意倍增。平罗县对瀚泉海的整治,将银川平原上的四大水系连通,已经形成1.3万亩水面,正在发挥着拦洪、蓄洪、旅游等五大功能。自瀚泉海诞生后,这片被称为“土地癌症”的白疆土上,绿色就成为主色调。树木多了,空气好了,小鸟来了,昔日的旱地也变成了水乡。平罗县水务局卢副局长告诉记者:用不了多久,从银川就可以直接乘船100多公里来到这里,游客将享受一个饱览塞上江南风光的浪漫之旅!

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当地同志兴奋地带领记者观看了他们正在兴建中的地质生态公园:两个水气蒸腾的人工湖,几座漂亮的景观桥、景观亭,绵延成片的草坪和高低错落的树木。如果不是城管局局长吴亮介绍,记者真想不到,这下面原来竟是总面积超过9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曾经是最危险、最脏乱的地方!居住在沉陷区的4万多人,在党和政府的精心安排下搬到安全地带了,但原地并没有形成脏乱不堪的废墟,反而化腐朽为神奇,建设成现在这个新颖别样的景点。

退耕还林,封山禁牧,防沙治沙,生态移民,治污减排,节能降耗……宁夏面貌为之一变。在三大沙漠的包围之中,宁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沙漠化逆转。宁夏的治沙成就,得到温家宝总理等多位领导的肯定;宁夏的治沙经验,引起广泛关注,在全国推广。

由黄多绿少变为“绿肥黄瘦”,已成为宁夏环境变化的大趋势。就是在寒冷的冬季,几十万亩设施农业,也给宁夏大地带来了富有诗意的绿色。绿色,昔日稀缺而珍贵的绿色,正在成为塞外山川充满无限生机的主色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