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政以爱民为本

2008-09-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文海 我有话说
封建政治充斥着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与对抗,套用一句先哲的话,“官视民为草芥,民视官为寇雠”,是封建官民关系的常态。但问题还有另外一面。作为传统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统治者常常宣扬“重民”思想,提倡关注民生,关心民瘼,强调“为政以爱民为本”。这种观念在清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如康熙帝在上
谕中就多次提到,“朕事事以百姓为念”,并要求各级官吏要“念切民依”,“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治”;“但操守廉洁,念念从爱百姓起见,便为良吏。”(《康熙政要》,卷一、卷九)

这种看似矛盾的历史现象,其实也不难理解。一方面,任何一个略有头脑的统治者,大抵都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知道“天下之治乱系乎民”;另一方面,“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巨大的影响,从《尚书》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清初王夫之的“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等等,这些思想一脉相承,在封建时代一直同“尊君”观念并行不绝。而这不能不在传统政治文明中得到强烈的反映。

在清代名目繁多的“官箴”类著作中,宣扬“国家根本在百姓”、“为官一方,必为民出力”的内容,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中包含着相当丰富的思想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曰“爱民”。有的书中把“爱民”提到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的高度,所谓“朝廷设官,原以为民。官必爱民,乃为尽职”(徐栋辑:《牧令书》)。只有从爱民出发,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常怀一点爱民之心,时时刻刻皆此念充满于中,自然事事为百姓算计,有一民不被其泽,便如己溺己饥,安得无不忍人之政?”(《朱舜水集・问答三》)有了爱民之心,便能实心任事,勤于政务,不因一己的利弊得失而顾盼彷徨。金庸斋《居官必览》称:“充我恳恻爱民之心,盎然天地之初意,氤氤氲氲,盈满于胸中,发而施之于政事。凡世俗之毁誉利害,休戚得失,一毫毋使芥蒂于心,以杂我正念。”(乔立君编:《官箴》,第396页)相反,如果为官者缺乏爱民之心,只知谋一己之私,则不但会祸害百姓,残民以逞,而且将会动摇政治统治的基础。该书尖锐地指出:“乃居官牧民者,逞志作威,严刑聚敛,贱民如粪土,疾民如仇雠。非但我之一身,罪孽山积,独不为国家根本之计乎?”(同上书,第462页)

二曰“利民”。为官不但要“存爱民之心”,更重要的是要“行爱民之政”,也就是要在政治实践中为民谋利,造福百姓。“利民”的要义是一切政治举措,要时刻注意为百姓兴利除弊:“膺民社者,不必广求施济,但询其利害所在,害民之事,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利民之事,早兴一日,则民多一日之安。”(觉罗乌尔通阿:《居官日省录》,卷二)前引《居官必览》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为民牧,一方生灵,皆系于我,庶几夙夜焦劳,靡解厥职。民之所乐,我则遂之;民之所苦,我则除之。纵不能智虑毕周,跻斯民于衽席,然我为官一日,自当尽一日之责。”(《官箴》,第397页)有的提出“官必好恶同民”的主张,“凡百姓所利,官亦曰利”;“百姓所苦,官亦曰苦”(袁守定:《图民录》,卷四)。也有的说,“事关民生”,应该“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蒋士铨:《官戒诗》)。官员们要以百姓之苦乐为苦乐,以百姓之是非为是非。虽然由于政治立场的不同和利益冲突的客观存在,真正实行起来绝非易事,但能够提出这样的命题,并且作为政治道德与行政良知的追求目标,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

三曰“亲民”。在封建政治下,官民之间尊卑悬绝,等级森严。官吏们常常“倚势作威,俨以官府自尊,驱民如羊,纵吏如虎”;而百姓们“见里长则面色青黄,望公门则心胆战惊”。这种情况,往往造成封建时代“上下之情不通”,不利于社会治理。《图民录》强调:“凡上下之情,通则治,不通则不治。”“如官有所行,不能达所行之意于民;民有所诉,不能面达所诉之情于官,此上下不通也,不治也。”(卷三)因为只有官员们“平易近民”,“而后民得以尽其情,上得民情,而后可言治理也。”(卷一)在这里,居官者能否去上下之隔阂,忘一己之威仪,真正做一个亲民之官,是能否实现政通人和的关键。汪祖辉《学识臆说》认为:“治以亲民为要”,“亲民之道,全在体恤民隐,惜民之力,节民之财,遇之以诚,示之以信。不觉官之可畏,而觉官之可感,斯有官民一体之象矣。民有求于官,官无不应;官有劳于民,民无不承。”(卷上)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放下架子,走出衙门,轻车简从,体察民情。《居官必览》批评官场流行的“迎送欲远,称号欲尊,拜跪欲恭,供具欲丽,酒食欲丰,驺从欲都,伺候欲谨”,以至“行部所至,万人负累,千家愁苦”的恶习,勾勒了下面这样一个“亲民之官”的生动形象:“时屏驺从,巡历乡村,与山农野叟,欢然讲论,察访舆情。不烦人迎接,不累人一啜一杯,务期民志常通,欲恶与共。”(《官箴》,第342、354页)

四曰“畏民”。这里所说的“畏民”,不是指害怕老百姓,更不是说有关民生之事,一味畏葸不前,而是指对老百姓要时刻存有敬畏之心。晚清思想家王韬曾说:“勿以民为弱,民盖至弱而不可犯也;勿以民为贱,民盖至贱而不可虐也;勿以民为愚,民盖至愚而不可欺也。”(《?园文录外编・重民》)只有对百姓心存敬畏,居官者才“不敢肆于民上,为所欲为”,也才能真正达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的境地。(方大?:《平平言》)《图民录》对这个问题说得更透彻一些:“居官临民,以敬为本。”“敬则百姓受无穷之福,不敬则百姓受无穷之祸。凡贪婪暴虐,毒?百姓,何一不从不敬生来?”(卷一)他们强调“畏民”的出发点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他们深深懂得,“民悦则久安长治”。有的书中还把“官不畏民”叫做“乱阶”,意思是说,一旦官员失去了对百姓的敬畏,就必然无所顾忌,百计搜求,贪得无厌,弄得民不聊生。那样,社会的动荡也就要到来了。

上面所说的“爱民”、“利民”、“亲民”、“畏民”,都是属于封建意识形态范围之内的观念,都是对封建统治秩序的认知。那个时代官员的最高信条,不过是“为民作主”,做到“愚者觉之,弱者扶之,屈者申之,危者援之,缺者完之,隐然为一方保障,使一方之人,皆有所恃以无恐”(《图民录》卷一)。也就是替百姓当好主人,这与我们今天所要求的“民主”当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是,这些思想也有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没有失去其现实借鉴意义。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封建制度是坏的,但统治阶级中也不是一无好人,尽管他们对人民的同情是有局限性的,但是那时的人民对这些人还是歌颂的。”(《周恩来选集》,下卷,第197页)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