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玉米热线”连接“黄金搭档”

2008-09-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辽宁日报记者 丁春凌 本报记者 毕玉才 我有话说

9月20日上午,开原市八宝镇古城堡村农民张志岐在家里迎来了一位“贵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赵海岩,俩人一见面就热络地唠起来,宛如挚友。赵海岩拉着张志岐的手高兴地说:“咱俩可是‘黄金搭档’啊!”

其实这对搭档相识还不满两年,见面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不过俩人通话的次数却数不胜数。什

么话题能让非亲非故的两个人隔三差五地热线联系并结成搭档呢?一个是玉米栽培技术推广专家,一个是玉米种植大户,结缘的纽带当然就是玉米了!

用手机打长途,这个热线成本不低,赵海岩几次出差,手机都被张志岐给打欠费了。但俩人都觉得这话费花得值――赵海岩的悉心指导,让张志岐家的80亩玉米增产两成多、效益翻了两倍;张志岐的示范带动作用,让赵海岩在开原地区推广的密植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了上百倍!

说起这对“黄金搭档”的结识,那还是2007年春耕之前的事。张志岐是本村小有名气的“田秀才”,种地肯花心思,还订阅了大量农业科技报刊。近几年国家鼓励种粮,张志岐认准了玉米,包了七八十亩大田,但效益却不太理想。2007年2月,他在《辽宁农民报》上看到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介绍,就直接到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找到项目专家赵海岩。

赵海岩最喜欢结交像张志岐这样的农民朋友――他的科技推广离不开这些好帮手。而且张志岐来得也巧,赵海岩正在推广的密植品种辽单565就是玉米所的王牌,他告诉张志岐,种这个,准行!

但张志岐却心存疑问:这不起眼的品种能行吗?赵海岩很清楚张志岐的顾虑――辽宁农民喜欢选择高杆大穗的玉米品种,不大认密植品种。高杆大穗的品种每亩不超过3000株,相比之下,矮杆、密植的品种每亩要超过4000株,增产潜力巨大,是国内外玉米发展的新趋势。赵海岩耐心地给张志岐讲解了这个道理,并举了个实例:2006年这个品种曾在辽西的水浇地上创下亩产1209公斤的高产纪录。他还掰开一个标准棒给张志岐看:棒虽不大,但籽粒饱满、轴细粒长,一个棒子能打半斤粮,很“内秀”。

张志岐打消了顾虑,他下决心把80亩大田全部种上密植品种。赵海岩叮嘱他,密植品种要取得高产,需要整套农艺措施配合,有情况随时电话联系。

于是,从春耕到秋收,张志岐与赵海岩保持了热线联系。整地要深松,施肥要由一次性改为关键时期分次追肥,防治玉米螟要提早……每当有情况,赵海岩的“遥控”都让问题迎刃而解。

秋后一算账,张志岐乐开了花――这不用浇水的大田居然每亩打了将近700公斤玉米!原来每亩只能打500多公斤,刨去成本和包地费用,才能赚100多块钱,现在一亩地能净赚300多块!

张志岐大丰收,赵海岩也乐开了花――明显的比较效益让当地刮起了密植玉米旋风:2007年八宝镇只有几户信得着张志岐的农民跟着种了200多亩,2008年推广面积一下子就突破了2万亩。

种的农户多了,请教张志岐的乡亲也就多了,土专家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要问研究员,于是,“玉米热线”更热了。赵海岩在幕后,张志岐在台前,把古城堡的玉米栽培技术推广搞得有声有色。前几天,张志岐打电话给赵海岩,告诉他今年丰收已成定局,请他来看看。

赵海岩欣然赴约,在9月20日这天驱车赶到古城堡村。俩人唠得来劲,不知不觉过了晌午,张志岐要留饭表达谢意,赵海岩走到地里掰了几穗玉米:“把这个送给我作标准棒就行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