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008-09-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玉兰 通讯员文永红 我有话说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做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国家能源安全等重大战略部署,同时经济全球化和石油石化企业走向海外的步伐不断加快。面对新形势,石油院校该如何应对?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蒋庆哲教授。

记者:今年恰逢改革开放30年,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石油工业和高等教育都获得了快速发展,请您谈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取得的办学成就。

蒋庆哲:我校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55年来,学校经历过挫折与坎坷,也享受过辉煌与荣耀。学校最好的发展时期无疑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8年学校更名“石油大学”,石油大学(北京)加速建设形成办学实体。党的十四大后,学校抓住机遇,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九五”“211工程”的立项和建设任务,并在1997年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学校划归教育部直属;2003年,教育部与四大石油公司签署共建石油大学的协议,学校进入全新发展阶段。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中国石油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队”。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同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转化创新平台项目”进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也标志着学校进入全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

回顾学校的办学历程及取得的成就,可以说,学校迎接的每一次挑战,实现的每一次跨越,无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正是这样,学校才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记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55年的办学历程中,您认为最为重要经验或体会是什么?

蒋庆哲:学校55年来能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我的体会有这样几点: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学校建设发展的根本保证。第二,搞教育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按规律办事就要受到惩罚。第三,要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石大精神,这是学校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第四,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是学校持续发展、不断赢得社会赞誉的最根本原因。第五,我想着重强调的,最根本、最重要,也是支撑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最关键的一条,就是积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这是学校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55年来,学校始终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紧紧围绕石油石化等国家重大需求,准确把握石油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解决制约油气工业、能源安全等方面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培养石油石化企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为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也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

今后,我们要继续瞄准石油石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在石油石化学科领域的优势,切实肩负起国立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为此,学校提出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油气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衰竭和耗尽的一天,因此要从长远发展考虑,加强国家能源战略研究,拓展与能源相关的学科领域,并逐步形成优势,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记者:正如您所说,油气是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世界各国围绕石油资源展开的纷争此起彼伏,而且油价处在100美元左右的高价运行。请您谈谈油气工业的新发展及面临的新挑战。

蒋庆哲:的确,油气资源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石油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石油工业是经济的命脉”的认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同。

当前油气工作面临的挑战包括:首先,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当前石油行业通用的勘探、开发等专业的人才数量明显不足,尤其是专业基础扎实,懂管理,熟悉国际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这直接影响到科技强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第二,更加依靠科技进步。经过多年的油气勘探,容易发现的油气藏都已找到,目前剩余油气赋存的地表条件和地质条件都极为复杂,勘探难度极大;加之我国油气藏本身的储层物性致密、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开采难度大、原油转化困难;而且油气利用率偏低。这都需要尽快提高我国的油气探明率、采收率、转化率和利用率,其关键是要突破一系列的关键理论和技术。第三,油气工业国际化已成必然趋势。我国从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7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46%。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量还会大幅增长,国内的原油产量无法满足需求,所以开发海外市场,走国际化道路成为必然选择。

记者:这对石油高等教育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学校该如何应对呢?

蒋庆哲:面对油气工业新发展,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培养高素质石油人才,推动油气理论和技术创新,为油气工业做好服务,是新时期石油高等教育的新使命。

培养人才,当前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以顺应石油工业更加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注意在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社会意识、民族意识和国家精神、合作精神等,培育学生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以应对石油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需要。此外,石油行业不仅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而且是相对艰苦的行业。这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知识、能力过硬,而且要素质过硬,要有吃苦精神、奉献精神。

同时,必须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强化石油石化学科特色,并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别人无法撼动的优势和地位;其次,要准确把握石油科技发展趋势,着力开展油气工业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超前储备技术研究,要成为在石油石化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引领未来石油科技的发展方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