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部博览会:灾后重建新动力

2008-09-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肖一 我有话说

四川地震的灾后重建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但目前各级财政、对口援建、社会捐赠所能提供的资金有限,还需要更广大的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的投入,希望以西部国际博览会为平台,以市场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加强合作,实现重建和共赢――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西博会组委会

执行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小祥向社会发出呼吁。

黄小祥宣布,第九届西博会将于10月27日至31日在四川成都世纪城新会展中心举行,此博览会原定5月底举行,因“5・12”大地震而推迟。这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恢复重建一系列指示精神的新形势下举办的一次重大经贸盛会。

灾后重建有商机

黄小祥介绍,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城镇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等五个方面的重建构成了地震灾区重建的主要内容,这其中也蕴藏了巨大的商机。比如5.1万公里的公路、5500公里的铁路、445万户城乡居民住房的重建任务,需要建筑用钢3700万吨、水泥3.7亿吨,这对于建筑和建材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在这届西博会上就专门设立了总面积1.15万平方米的建筑建材馆,针对灾后恢复重建,展示国内外新型建筑建材和抗震建筑技术。

结合四川、陕西和甘肃灾后恢复重建,在此次西博会上,总面积2.3万平方米的投资合作与对口支援馆中,通过声、像、光、电互动,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带来的机遇,立体形象地展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而“四川灾后重建项目国际合作洽谈会”,则将促进重点项目、产业发展项目和产业转移项目落户地震灾区,目前从中国西部招商合作信息网上显示此次博览会共有灾后重建项目591个。

期待更多民营企业参与重建

黄小祥说,2002年民营企业占四川GDP的比重只有34.9%,而2007年已占51.3%,民营企业已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灾后重建中依然需要发挥这股力量。这次西博会上,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民营企业灾后重建与发展论坛”,将邀请工商联负责人、国内工商界知名人士和民营大公司代表参加,主要依托对口支援,推动建立民营经济园区,加强东西部民营企业合作,促进中国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灾后重建。

黄小祥坦言,地震后,许多企业对四川的发展环境表示担忧,对四川的投资持谨慎观望态度。对此,四川省组织了英特尔、思科等一些重点企业的代表到灾区考察,打消这些企业的顾虑。许多企业也增加了在四川的投资,8月末,四川省外商投资实际到位率增长130%。灾后到现在,国内企业签订正式合同1200亿元,不少项目已开始落地建设。黄小祥强调,工业企业只要严格按国家防震抗震标准施工,避让地震断裂带,就可使工业生产安全。

四川经济的新动力

黄小祥介绍,大地震重灾区多在边远山区和农村,对四川现代产业集中的地区影响并不大,而且灾区93.5%以上的规模企业已恢复生产,93%的商贸和服务网点已恢复过渡性营业。四川的原有产业和企业依然具有生命力,只需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

为此,商务部、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此次西博会上特别主办“首届中国四川采购商大会”。主要为参会参展商、采购商搭建国际贸易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平台,重点为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现代农业、医药卫生和建筑建材等九大行业给予商品展览展示、配对交流和组织一对一采购洽谈活动,为四川企业提供新的机会,为推动四川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黄小祥总结说,此次西博会在前八届的基础上,更彰显国际性、区域性、专业性,截至目前已有62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知名大公司大企业等确定参展参会;有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团参会,共有参展单位1430个,展出总面积11.05万平方米,充分体现了西博会“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宗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