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戏剧的“广西现象”

2008-09-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昆 颜维琦 通讯员李静 我有话说

编者按

党的十七大吹响了大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号角。在即将迎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前夕,我们推出“文化广西”系列报道,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广西文化建设若干亮点

“文化广西”之一

为案例,深入挖掘其典型意义,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尤其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

盘点近些年广西戏剧舞台艺术,可谓丰收连连,硕果累累。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桂剧《大儒还乡》,相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广西由此成为全国少数几个连续几年获此殊荣的省区之一。

更引人注目的是,勇夺大奖的广西戏剧又一路高歌,走向市场,在艺术和市场的双重考验下竞放异彩。

广西戏剧的出色表现,被业界称为戏剧的“广西现象”。

党委政府为戏剧发展“举旗”

在广西民间歌舞的海洋里,随意掬一捧水,都是优美且独特的戏剧创作素材。八桂壮乡的风情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

于是,一代代广西人钟情戏剧舞台,用歌声、用舞蹈、用故事来表现这片深情的土地上五彩斑斓的民族风情、深厚悠远的历史文化。

盛世呼唤新的华章。文化事业底子整体还比较薄弱的广西,如何在纷繁的民族传统文化中交上一份呈现民族特色和时代芳华的优秀文化答卷?自治区党委决定,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打造一批为时代讴歌、为壮乡添彩的舞台艺术精品!

早在1996年,自治区党委就提出了建设戏剧强省,让广西戏剧冲向全国的目标,并制定了《广西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党委政府、文化团体各自的职责,调动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力量为精品生产保驾护航。自治区宣传文化基金每年都拨出一定数量的款项,资助重点规划的冲刺项目,仅2001年以来,自治区本级财政投入文化建设的资金就近4个亿,其中舞台艺术精品生产专项资金每年200万元。

由此,广西戏剧接连闪亮舞台―――

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连创佳绩,摘取文化部第十一届文华大奖和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奖桂冠,进入2003―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之列;

随后,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接过接力棒,再次入选2004―2005年度“十大精品剧目”,被誉为我国舞剧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新世纪舞剧创作的新标杆;

桂剧《大儒还乡》,自2005年创演至今,囊括中国戏剧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国家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舞台大奖,实现了“大满贯”……

广西戏剧的众多成果,从一个侧面诠释了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文化精品产生“举旗”的远见。“文化不仅唱响、唱美了广西,还提高了广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说。

整合资源产出精品

舞台艺术精品不仅要传得开、打得响,而且要留得下,真正成为一个时代文化的有效积累。面对多元文化格局及艺术品种、样式激烈竞争的大趋势,广西戏剧如何突出重围?

“实施精品战略,深入挖掘,加强创新,整合资源,扶持名家,生产更多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精品。”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反映了广西对文化精品生产规律的深刻认识。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向壮乡独特地理人文环境及其丰富精神源流的深处掘进,从中吸取创作营养,开拓创作领域,广西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凸现出鲜明的民族个性。

《八桂大歌》里,壮家的山歌、瑶乡的水车、京族的渔船、侗寨的竹楼;《漓江诗情》中,旖旎多姿的桂北地域风光;《妈勒访天边》源于壮族民间传说,讲述一位美丽的孕妇带着对光明和幸福的渴望,去天边寻找太阳的故事……这一出出戏剧自诞生起,便烙上了每一种民族文化所特有的条形码,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让观众为之驻足、赞叹不已。

观众细细品味会发现,广西戏剧已经不再满足对地域生活、传统文化的一般描述,而是与时俱进,注入时代元素,适应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本是一个普通的历史故事,桂剧《大儒还乡》却敏锐地抓住了老百姓关心的干部作风和廉政问题,塑造了一位直言敢谏、勇于纠错的清官形象。导演刘夏生说:“这是一部纠错的历史戏,寓意却和现实生活很贴近,人们看后,会懂得如何为人为官。”

民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将绣球舞、板鞋舞、芦笙舞等传统舞蹈中注入现代舞元素;新版《刘三姐》中“以斗争为主线”到“以爱情为主线”的转变;《瓦氏夫人》为华夏民族整体利益而忍辱负重的高风亮节……所有这些,使广西戏剧散发出时代的光芒。

戏剧精品生产离不开顶尖的人才。作为发展中的民族地区,在人才条件受限、培养基础制约的情况下,广西大胆创新,“不为所有但为所用”,聘请国内戏剧界的顶尖人才,加盟有潜力的重点戏剧项目生产。《八桂大歌》的创作过程就优化组合了国内各艺术门类的优秀创作专家:由总政歌舞团副团长、著名导演张继钢任总导演,著名军旅作曲家方鸣和杜鸣、国家话剧院的灯光专家王瑞国、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龙华等也相继加盟。

“为我所用”的做法,在推动精品生产的同时,也加速了本土人才的培养。加盟广西剧目的这些国家级名导、名编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手段,为广西的艺术创作树立起标杆,本土一批文艺新人因此得以迅速成长。

让艺术精品成为市场先锋

曾有人戏言,对某些剧作而言,“领导是基本观众,获奖是最高目标,仓库是最终归宿”,这样的作品,往往获奖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开花结果后的广西戏剧如何才能长盛不衰?

早在2002年,广西戏剧就开始了一次走市场的尝试。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组织的“广西戏剧优秀剧目展演”,利用低价位的售票方式和精品剧目效应,引得众多观众纷至沓来。“我们由此意识到,夺大奖的剧目应该而且可能是走市场的先锋!”广西剧协主席常剑钧说。

通过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戏剧展演模式,广西把戏剧送到老百姓中去,以戏养戏,实现精品剧目从“夺大奖”到“占市场”的战略性转变。

新版《刘三姐》作为广西首部市场运作成功的戏剧,就是一个例子。北京维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出资,支持剧目制作和编排,并负责联系演出单位;广西彩调剧团则负责把好演出质量关。为了使剧目更贴近市场适应观众需求,维萌公司请来了香港设计师设计舞美,请来中央艺术团体制作背景音乐,恢弘的交响乐与板胡、二胡、笛子、唢呐等民族乐器二次合成,以突出现代感和节奏感。资金的市场化,决定了策划和营销手段的市场化。

市场的热烈反响,证明了《刘三姐》走市场化路线的成功:从首都北京到塞北高原,从长江两岸到东海之滨,从港澳地区到东盟国家,“刘三姐”一路歌声嘹亮。新版《刘三姐》由此开创了国内国营艺术表演剧团与民营企业全方面合作的先河。

《八桂大歌》是广西戏剧“走市场”的又一次重要探索。

为了让作品顺利走进军营、农村、社区、工厂,创作人员在原作的坚实基础上精选、优选,剔除原先硕大的旋转舞台,演出阵容从170多人缩减到60多人……加工后的《八桂大歌》,依旧轻盈曼妙、风味不减。

在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八桂大歌》迈出了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大步伐。本着三方共赢的原则,通过与全国会堂(剧院)联姻、结盟广西柳工,《八桂大歌》被作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来运作。2007年初,由柳工冠名的“柳工之夜”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拉开了全国巡演的序幕,连续在22个省市的38场次演出,创造了广西乃至全国的多个“第一”:国家级精品剧目第一次最大规模、最大范围的巡演活动;全国会堂(剧院)有史以来针对舞台艺术作品第一次最大范围的规模化运作;广西舞台艺术史上最大规模、最大范围的一次全国性剧目巡演。

“其实我们更愿意说,这是整合品牌优势、创新运作模式、实现多方共赢的新举措,是社会力量力捧文艺精品快速走向市场、实现文化产品从夺奖到市场营销转变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对文化体制改革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八桂大歌》演出方、柳州歌舞团团长刘康告诉记者。

《八桂大歌》剧照。(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