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部电话 一份真情

2008-09-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国平 本报通讯员 楚尊景 王西纳 我有话说

9月28日,是青海实现行政村村通电话目标一周年的日子。对于青海省果洛、玉树两大藏族自治州的农牧民来说,这是喜庆的时刻。因为他们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村落偏远且不通路、不通电。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两州186个行政村(牧委会)在2007年以前成为通信的“老大难”。

为促进边远地区通信事业又好又快地

发展,加快和谐青海建设,2007年,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积极履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免费为这186个行政村安装了372部卫星电话。这一举措,使得青海提前三年实现了行政村村通电话的目标。

一年来,沐浴着国家政策的阳光,青海广大农牧民享受着信息时代的生活便捷,更感慨于这一部部卫星电话传递出的无限真情。

维系亲情的桥梁

果洛州玛多县扎陵湖乡擦泽牧委会海拔4300米左右,与西宁相距580多公里,却是186个行政村中距离西宁路程最近的一个。9月份,这里已经开始下雪,气温维持在零摄氏度以下,进入10月份,大雪将封山。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70岁老阿妈扎西拉毛,因为一部卫星电话让生活发生了改变。

几年前,她的儿子举家搬迁。路途的遥远、环境的恶劣让母子平时没有任何联系,对儿子的思念令她经常不思茶饭。现在,一部卫星电话改变了这一切。

“我不会打电话,但儿子经常打电话过来,现在他有什么事我都知道,我有什么事也告诉他。”因为藏语中没有“电话”一词,老阿妈说“电话”时特别加重语气,满脸兴奋,眼含泪光。

亲人的交流是这些卫星电话发挥的主要功能之一。据扎陵湖乡多涌村村长确吉介绍,安装在他家的电话每天通话20次左右,其中大概有七八个的内容是相互问候。“以前,有人到外边治病,在家里的亲人好几天得不到消息,现在有了电话就不会这样了。”确吉说。

为此,中国卫通作出了艰苦努力。他们进行技术攻关,开发出简单、可靠、易携带、易安装的用户终端,并且对农牧民进行集中培训,让他们不仅看得明白,而且用得明白。同时,组织专门力量,对设备进行全程免费维护。

国家送来的好礼物

“以前,我们这里发生雪灾,要统计灾情只能等冰雪融化了才能进行,遇到冰雪封山需要几个月才能知道灾害情况。”玉树州副州长王秀琴说。

今年3月玉树州50年不遇的雪灾让王秀琴领略到了这些卫星电话的“神奇”。通过一部部电话,州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救助伤员,积极化解了受灾农牧民最为关心的牲口饲料供应难题,“可以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有针对性地、有效地救灾。”

“电话是党和国家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擦泽牧委会工作人员布丹的话代表了广大农牧民的心声。

有了电话,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快。玛多县副县长张爱萍介绍说,以前牧民的牛羊养殖要么基本上只为自给自足,要么由于信息闭塞,无法准确把握市场行情。现在他们通过电话及时地了解到商业信息,家庭收入得以提高。

卫星电话成了农牧民的“掌中宝”。因为一部电话,他们能及时了解到党的好政策,享受到国家的温暖;因为一部电话,医院及时派出救护车,让生病的孩子转危为安;因为一部电话,逐步激化的矛盾得到及时缓解,和谐牧区的建设有了保障……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对中国卫通在青海行政村村通电话工程中发挥的作用表示肯定。他说:“中国卫通认真履行国有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充分体现了贯彻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卫通将把这两大责任进一步引向深入。中国卫通总经理芮晓武表示,中国卫通正在逐步统计青海没有通电话的自然村数量,不久将在部分自然村安装卫星电话,不遗余力地解决青海村村通电话难题,为国家实现自然村村通电话目标作出努力,让广大农牧民切实地享受到改革开放30周年的发展成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