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创新为广东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2008-09-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景华 我有话说
历史选择了广东,广东抓住了机遇,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先行地,30年,广东完成了从经济落后的农业省向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跨越,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科技创新功不可没。早在1991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要把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调整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科技兴粤”、“人才

强省”战略在创新型广东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科技创新在构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中又将担当重要角色。

科技创新:经济战场的发动机

近年来,广东经济发展从数量、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但是,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缓慢、大量劳动力找不到出路,成了制约广东科学发展的瓶颈。“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继续按过去的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其结果不仅欲速不达,甚至会毁掉今天的发展成果,危及子孙后代发展的条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不久前向全省干部群众敲起警钟,并强调要“依靠思想大解放,推动科学大发展”。

今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为珠三角发达地区发展高新产业腾出空间,同时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为此,广东拿出500亿元资金,用5年时间实施“双转移”,全力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此举是广东划定珠三角经济圈以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全省整体经济实力、促进社会和谐的最大动作。

早在2005年3月25日,中山火炬开发区就与粤西阳西县签订协议共建转移园区,当时广东还没有提出“两个转移”。中山火炬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区,拥有6个国家基地,聚集了电子信息、包装印刷、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汽车配件5大支柱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不仅为中山火炬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阳西从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提供了成功之路。2008年8月2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视察了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2008年上半年,广东16个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4516亿元。高新区的飞速发展,为广东实施“双转移”提供了平台。

专业镇是实施“双转移”的又一重要角色。专业镇是民营企业的集散地,其中60%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广东有229个专业镇、10个创新示范专业镇,128家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推广技术成果2100多项,对推动两翼山区经济崛起、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广东,科技创新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主战场进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了50%。像重大科技专项、专业镇、高新园、粤港科技合作等,在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学发展、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核心驱动作用。

省部产学研:经济腾飞的助燃剂

今年7月14日,作为“中国专利金奖”得主和省部产学研合作重点支持项目,广东志诚冠军集团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大容量不间断电源”,分别获得广东省政府和东莞市各100万元的奖励。

从一个创办只有17人的小工厂,发展成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年产值近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短短几年填补国家5项空白,其产品的整体技术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和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志诚冠军集团的成功证明,“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战略”是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提升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3年来,广东省联手科技部、教育部推出的“省部产学研”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成效不断显现。据统计,参与省部产学研合作的重点高校76所,入粤参与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省外高校专家教授3800多名,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广东企业6000多家,合作项目上万个,共建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64个,投入专项资金6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28亿元,引导社会投入405亿元,实现总产值累计4088.3亿元。

不能想象,一代落后的产业技术会带动一个国家先进的产业,也同样不可想象,一个对国家产业发展无能为力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国家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

在广东重大科技专项中,几乎都有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参与。广钢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发的CSP工艺生产集装箱板成套技术,填补了世界空白,摆脱了我国集装箱板生产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状况,为企业创造了8亿多元的效益。

从学问到产业的跨越,“省部产学研”的合作开辟了两条大路:一条是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自主创新之路,一条是与产业企业结合的教育改革之路。仅仅3年,这两条大路在广东越走越宽广。

如果说,省部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创新,那么省部产学研合作中的“行业创新联盟”,堪称创新中的创新。由37所国家重点高校、23所科研机构和149家广东名企共建的17个跨区域、跨学科、跨行业的“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优势逐步显现。目前,省部产学研合作已在全国产生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人才高地: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人才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可以说,科技创新与高端人才是支撑、创造广东经济奇迹的两驾马车。在招贤纳才方面,广东技高一筹。日前,广东再次携手教育部、科技部,启动“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从全国重点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中选派100名专家学者,分别到100家广东科技型企业驻点1年,开展技术对接、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这是广东实现产业结构的一个战略选择。

这几年,广东不断创新“凝聚、引进、培养人才机制”,建设“人才高地”不惜血本。2004年,广东先后在广州、深圳、东莞、中山和江门5市设立了“广东科技人才基地”,依托当地的企业孵化器和创业服务中心,以省、市联动的方式,共同构建人才工作平台,围绕“培养、引进、留住、用好”做文章,大力扶持省内杰出学科带头人、优秀项目人才团队、博士后、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创办企业申报项目,落实“科技兴粤”、“人才兴粤”战略。如用3亿元扶持的“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实施两年来,所扶持的2个国家创新群体和68个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已发表SCI论文2823篇,申请发明专利48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43项,培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

在引进高端人才方面,广东高招出棋。2006年,联手国家基金委成立“联合基金”,每年出资5000万元,围绕广东未来战略发展的农业、医药、能源、环境、电子信息与新材料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向全国高校、科研单位抛出“绣球”。由于“联合基金”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仅2006年就有63位院士、20多位长江特聘学者参与联合基金项目的申报,其中清华大学就递交了33个项目申报书。2007年又有20多个省市的300多个科研项目申报了联合基金。国家基金委主任陈宜瑜院士认为,“联合基金”吸引和凝聚了全国及广东优秀科学家,对解决广东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广东在若干研究领域逐步形成特色和领先优势。

如今,“敢为天下先”的广东又以超凡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以世界的眼光谋划广东”,计划用5至10年的时间,基本建立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率先走出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相协调的科学发展道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