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温你的爱,在我的笔端

2008-09-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魏武 我有话说

“从进门的那一刻起,我就热泪盈眶。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日日夜夜,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鲜活的生命,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段日子。”这是一位名叫所建国的观众在看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后的心声。

连日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厅内,一册厚厚的留言簿上,

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自发写下的成百上千条发自肺腑的留言,汇集成一道道暖流、一股股爱潮、一阵阵民族心声,在祖国首都的上空奔流、激荡、回响。

感动依旧、感激依旧

“一个个感人的场景又一次出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再次浮现在眼前,又一次把我打动,让我受到心灵的震撼。”留言簿上,观众张埔激动之情渗透字里行间。“地震的那一刻,我流泪了……救援的那一刻,我流泪了……然而这一刻,当我又见到这一切,舍身救人的解放军,勇敢的小朋友,亲爱的妈妈……我又流泪了……中国万岁!人民万岁!中国加油!人民加油!”观众朱珠深情地写道。

“我是四川灾区的小朋友。看了这次展览,我的感触很深:人性的光辉在闪烁,解放军和武警叔叔们奔赴在抗震一线,青年志愿者也千里迢迢来到灾区,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了灾难。”四川剑阁姚家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苟浣频稚嫩的字迹引来不少观众驻足阅读。“5月12日,全世界知道了汶川;随后的日子里,汶川了解了全世界的爱。”一位名叫赵欣的观众在留言中说,回首“5・12”带给自己的心灵洗礼,心中无比感动、久久难以释怀。

中国年轻的“90后”的牵挂同样情真意切。洁白无瑕的留言簿上,一位名叫李海彤的大学生这样回忆那段难忘的日子:“虽然我们不曾亲身经历,不曾亲自体验,但大家的心早已飞往灾区。备战高考的日子里,我们不忘四川、不忘汶川,英雄们的精神助我们走过高考。”

巨灾中,人民军队以忘我的精神冲锋在前,以铁一般的坚强意志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最可爱的人”,这一在人民心中再次巍然矗立的响亮的称谓,汇集了最多的赞美语言。观众牛雨荷对人民子弟兵的爱那样浓、那样深:“敬爱的解放军:在这里深深地对你们说一声谢谢!感谢你们在危急时刻不顾危险营救被困人民。或许你们会说:‘这是我们的职责。’但是你们的精神却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是你们,让我的心又一次颤动!英雄不曾留下名字,但是我们知道,你们叫军人!”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杜工元在地下埋了6天后终于获救。抚今追昔,这位辽宁本溪市退休职工感触良多:“在这次百年不遇的大地震中,党和政府用最短的时间使灾区人民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有医生看病、学生有学上,这是世界的奇迹,哪个国家也做不到,而我们国家做到了。”“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那些共和国的忠诚卫士,那些白衣天使,那些所有为抗震救灾奉献自己力量的人们!”陕西观众刘智博写道。

留言簿上,不同的字迹、不同的名字、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在这里融汇成一个共同的声音: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谢伟大的中国人民、感谢伟大的人民军队。

信心依旧、信念依旧

“每一次看到有关地震的图片,我都禁不住想哭。但我不能哭,我应该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和人民而自豪。愿逝者安息,生者长存!”一位名叫王钰清的观众动情地写道。

“地震、风雨、困难、挫折,没有一个可以压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央财经大学李航的留言中透着坚毅和坚强。同为大学生,一位署名“北方工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观众与李航心迹相近:“历经了悲痛、镇定、坚强、抗争之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奋进、更加成熟。”“让全中国人民都成为汶川的主人,成为汶川的亲人。我们中国人永不放弃,永远心手相牵。”

观众赵欣在留言中表示,看了关于四川大地震的展览,深深感受到只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中国人民都能克服。“相信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次回想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感动的心依旧还在。而那时的汶川将会呈现出另一种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观众何为留言道。

展厅内,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硕士生王冕深受感动,留言簿上,他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坚定决心:“我又一次被人民子弟兵、医护人员和所有救援人员震撼了,被灾区可敬的人民教师感动了。我会为这个伟大的民族奉献自己的力量。”“受灾的人民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只有如此关心同胞的中国人民,才能不畏灾难。让我们共同期待新的生活!”齐齐哈尔观众赵鲜新、宋洋这样写道。

“感谢党、感谢政府和全社会,为了灾区万众一心,克服困难,谱写了抗震救灾的壮歌。为了重建灾区,仍需抗震救灾的热情和信心,为了灾区……为了未来……同志们,团结起来,我们一定能够做得更好。”江苏观众黄建中这样写道。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