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1994年,民办教师命运悄悄改变

2008-10-0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1994年的夏天,对中国几百万民办教师来说,是一个必须铭记的季节。因为他们的命运从这个夏天开始悄悄改变。

这一年5月初的一天,我正在山东沂水县西棋盘

学校上课,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仕田陪同光明日报记者王昭杰来采访。王昭杰介绍了全国“十佳优秀民办教师”评选采访和后续评选活动的动因。

民办教师是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对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群。民办教师大都分布在农村,越是贫困的地方,民办教师越多。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与他们付出的劳动极不相称,他们的工作条件很差,负担很重,工资很低且得不到保证。在1994年6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民办教师的工作得到了高度评价,中央已决定在今后六七年内基本解决民办教师的问题。

这一年,中国教育学会和光明日报社举行首届全国十佳民办教师评选,第十个教师节前将在北京表彰。经过综合评比,省里推荐了我。

1994年8月16日,县里通知我去北京参加表彰会。8月1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代表陆续来京。大会将在这30名代表中评选出10名“十佳”和20名“优秀”。第三天午饭后,召开了代表座谈会。

会场上气氛热烈,领导和代表陆续发言。中国教育学会的郭永福秘书长看我沉默不语,让工作人员把话筒交给我。

我说,今天政府对优秀的民办教师进行了表彰,但表彰不是为了永远的奉献,而是为了让这种不公平的奉献尽快中止。对民办教师,仅仅给他们精神的安慰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是农村教育的脊梁,脊梁如果营养不良,而又负荷过重,就会弯曲,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就会出现危机。建议抓紧为所有的民办教师“民转公”,“合格的”全部转正,不是只转成“优秀的”。不应该考试选拔。为什么?这些教师任教几十年了,政府早已发给他们教师资格证,从发证之日他们就是合格的了。

发言几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鼓掌的人不仅仅是代表,还有会场的记者、主席台的领导。座谈会结束后,我的房间就被记者塞满了。第二天,我的发言以及会议新闻纷纷见诸报端。

1994年8月22日早晨9点,表彰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结果出来,我位列十佳榜首。

评选表彰活动促进了全面解决民办教师待遇的进程。很多代表回去后,地方政府专门拿出指标为他们转正,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民转公”速度提前了几年。表彰会后不久,地方政府就为我破格转为公办教师。两年后,我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应邀参加了中央举行的建党75周年、80周年座谈会。1999年底,沂水县委任命我为教育局副局长。今年春天,我被借调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从事教育科研工作。

今天,民办教师作为一个群体,一个概念,一段历史,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民办教师作为共和国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它的淡化与消失是一件好事,体现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他们身上的那种精神力量具有非常宝贵的时代意义,他们坚韧、克己、乐于奉献、无怨无悔的精神品质,不应该随着这个群体的消失而泯灭。中国民办教师群体拼搏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今天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高度合拍。

(本报记者叶辉采访整理)

人物小传:张在军,1964年生,1980年参加工作。特级教师。编写出版了《快乐大语文》、《魅力阅读》等教育著述100余册。5项成果获全国一等奖。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民办教师”。1995年获得“中国杰出教师孺子牛金球奖”。1996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