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师德爱为先

2008-10-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华羽 我有话说

今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重新修订和印发。新的师德规范更加突出“爱”的色彩,人文关怀更为浓厚,充分体现了“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爱孩子,并把这种爱的情感转化为职业自律,转化为专业能力,转化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态度,转化成不断学习的动力,这样的师德规范

,让整个社会有理由对教师队伍更加放心、更加期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是教师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让学生健康安全地成长,是每一个教师不容回避的社会责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是全社会对老师的基本要求。因此,“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这样的内容增加在新《规范》当中,不仅显示出对生命个体的极大尊重,更彰显了教育观念的人性化转变。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保护学生,以爱书写了人民教师的伟大师魂,在全社会赢得了高度赞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学生的健康成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这样的教师是学生的福气,是社会的脊梁。

爱也是教师培育孩子成才、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的根本。因为爱学生,才会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用言语行动伤害学生;才会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才会信赖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通过教育都能够成才。新的师德规范在“教书育人”一条中,新增“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并要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指明了教师工作的方向: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全面发展。在目前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唯分数论”、“题海战术”等旧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应该摒弃,师德建设将助推素质教育。《规范》中增加的内容更明确了“育人”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强调了教师“育人”的职责,这会让教师更加理性地对待孩子的发展,努力做到不扼杀真正的好苗。虽然“教书育人”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实际上有的学校和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会不可避免地忽略学生的素质教育。新规范首次加入了“教书育人”这一条,非常必要,很有现实意义。

爱也是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的原动力。既然爱孩子,要把他们培养成品德高尚、全面发展、善于创新的学生,那么以此为目标,教师就应该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唯有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发展。教师要通过学习,把握青少年成长的规律,不断探索教育理论和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爱与责任总是相伴相随,对孩子尤其如此。因为爱,才背负了更多的责任,也正因为这样深入内心的责任感,才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往前走。新的师德规范,目的也就在于此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