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省部产学研:创新企业,反哺高校

2008-10-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景华 我有话说

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合作成果展览会上展出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光祥科技LED显示屏。

(广东省部产学研办公室提供)

2008年9月26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这一天,“广东省科学技术大会”在广州召开。

不同寻常的是:在主席台上就座的,除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等广东省主要领导同志外,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主席台下,还端坐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几十所全国重点建设高校的负责人。

以一个省的名义召开的科技大会能吸引如此多的高层领导人和高校负责人,这一切都缘于“省部产学研”合作。

由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联手构建的“省部产学研”,引导、支持全国高校、科研机构与广东的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合作,成效显著,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面旗帜,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科技体制的创新,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对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广东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区域创新战略的新突破

改革开放30年,广东得“天时地利”之先,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然而靠“政策”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催生的繁荣,却无法掩盖广东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说,当前广东发展正处在至关重要的转折点,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增长方式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日增。其根源是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不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决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一个国家如是,一个省如是,一个企业也如是。

在广东,从省长到镇长,从跨国公司的大老板到民营企业的小老总,都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确保广东未来发展的“排头兵”地位。广东人对产业升级的急迫,对科技含量的追求,对竞争优势的期待,对创新能力的渴望,不身处广东,难能体味。

谈及“省部产学研”给企业带来的福音,广东志诚冠军集团的老总周志文深有感触。冠军集团创办时只有17个人,30万元起家,给香港的小公司做来料加工,难以逾越的技术门槛一直限制着企业的发展。2001年,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攀亲”,成立了“电源研究院”,短短几年就填补5项国家空白,志诚冠军集团一越成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年产值近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大容量不间断电源”又获得了2007年度“中国专利金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打破了跨国巨头的垄断,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

周志文感慨地说,我们花小钱,拿到的是可观的大项目,获得丰厚的利润。如果不搞产学研结合,核心技术我们一辈子也搞不出来,没有核心技术我们一辈子也发展不起来。

产业的升级换代,教育的改革探索,科技体制的创新,都在深情呼唤“产学研结合”。

2005年9月22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教育部部长周济,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等领导的积极倡导和精心谋划下,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签署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并得到了科技部的鼎力支持,拉开了两部一省联合推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序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先行探路。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两部一省自主创新合作,在全国领先,是重要的首创,是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有益尝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创举,此举必将对进一步推动广东及全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技体制创新的成功实践

日前,广东省对外宣布,将设立规模为200亿元的“广东高新技术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产业化前景好、技术水平高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在产学研合作的投入上,广东不惜血本,并一直坚持不断创新科技投入机制。

广东省副省长宋海说,“省部产学研”合作在广东先行试点以来,有组织机构,有长期规划,有专项资金,有政策扶持,科技体制的创新推动了“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为了全面推进“省部产学研”合作,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还建立了高层工作会商机制。两部一省领导多次举行会谈,共商省部合作大计。

建立省市联动机制。广东全省科技、教育、发展改革、经贸、财政、地税和知识产权等有关部门联动,从省到市都成立了“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组织协调体系,保障了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

建立校地、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省部产学研”改变了以往高校和企业“单兵作战”的合作模式,由“零散式”合作向“合同制”和战略联盟式合作转变,由单项技术合作研发向行业共性技术乃至全球技术标准研究制定转变。

目前已有152家广东企业与39所重点高校、23家科研机构共建19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180多所高校与100多个专业镇对接,与19个地级市建立了112个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如广州与中山大学、深圳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佛山与清华大学、东莞与北京大学、中山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与吉林大学、汕头与武汉大学等均建立了全面合作战略关系,为广东区域、产业和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与人才支持。

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设立“省部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3年来广东省财政共投入6亿元,带动各级地方政府投入28亿元,带动社会和企业投入405亿元;建立广东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5年内提供180亿元的贷款,解决企业研发投入、产业化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等问题;设立规模为200亿元的“广东高新技术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产业化前景好、技术水平高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极大地激发了企业、高校研发创新的积极性。3年来,参与“省部产学研”合作的广东企业达6000多家,参与高校181所,入粤参与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省外专家教授3800多名,合作项目近万个,实现总产值累计4088.3亿元。广东省科技厅厅长李兴华说,将国内最强的高校创新资源,注入到国内最强的省级经济体系中,已成为广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

中国高校建设的有益探索

2008年7月,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再次创新“省部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出了“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从全国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选派100名左右的优秀人才,到100家广东科技型企业驻点1年,开展技术对接、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工作。这不仅是广东省实现产业结构的一个战略选择,也是高校进行学科、人才建设的有益探索。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7年的“省部产学研工作会议”上强调,大学创一流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立地”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解决生产生活中大量的科技问题。只有走产学研之路,才能让发展的视野超越校园的围墙,向农田、车间延伸,才能形成发展的大格局、大舞台、大空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已成为“产学研”合作的先行者,他们在广东建立产学研结合基地,将人才培养的“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了企业、工厂。目前全国已有181所高校与广东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项目,与14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80多个博士后工作站,“把论文写在大地和车间”。

企业通过“省部产学研”得到真正实惠,从另一个角度讲,高校在支持创新型广东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自身的发展。实践证明,对广东的贡献越大,对学校的反哺也越大。清华大学从2006年起参与省部产学研合作,3年共得到科技经费3亿元;华中科技大学在广东获得300多个科研开发项目,与东莞共建的制造工程研究院,得到东莞市政府1.2亿元的资金支持;电子科技大学仅2007年在广东获得的科研经费就超过6000万元,与东莞共建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又得到市政府1.2亿元的投入;“十五”以来,华南理工大学通过与企业合作,获得科研经费14亿元。

清华大学与深圳力合、康佳、创维、广州数字电视工程技术中心等单位联合组建的“数字电视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成功开发了1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其“基于图像传输的应急指挥系统”在今年南方雪灾、汶川特大地震、奥运火炬传递等重大事件中广泛应用,带动了广东整个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发展。

不能想象,一代落后的产业技术会带动一个国家先进的产业;也同样不可想象,一个对国家产业发展无能为力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国家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

从学问到产业的跨越,“省部产学研”合作开辟了两条大路:一条是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自主创新之路,一条是与产业企业结合的教育改革之路。短短3年,这两条大路在广东越走越宽广。

“省部产学研”合作意义深远

毫无疑问,“省部产学研”合作的实施,加速了国家一流大学优势创新资源向广东集聚,不但提升了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提升了高校自主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东莞迈科科技公司,靠购买技术和专利起家。与天津大学合作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又与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共建广东省绿色电源及相关材料研究院,从2006年起,每年研发出2-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迈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一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二次电池制造商,成为诺基亚、索尼、东芝等世界电器公司指定的供货商。迈科公司的成功证明,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战略是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提升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省部产学研”合作实施3年来,企业技术创新越来越活跃,创新平台层次和水平越来越高,服务集群经济能力越来越强,示范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据统计,广东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180多所高校在广东建立近200家研究院、研发示范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和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攻克了一批重大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自有品牌,推动了广东产业优化升级。

广钢集团与北京科技大学成功研发的“CSP工艺生产集装箱板成套技术,填补了世界空白,摆脱了我国集装箱板生产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状况,促进了广东钢铁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跨越。中国地质大学与顺德勒流五金专业镇合作,推广“金属无铬钝化清洁生产”技术,不仅解决了重金属污染的共性技术问题,还使陷入困境的400多家中小企业死里逃生。

一个个通过产学研合作成功的企业案例,让一大批企业看到了希望,纷纷走上产学研结合的宽广大道,形成了一个示范企业带动一批企业,一个示范市区带动多个地区共同发展的喜人局面。

在产学研合作初期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问题,如税收、投融资、产权保护、利益共享和责任分担等,“省部产学研”已在实践中初步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体系,同时高校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与考核体系。

目前,两部一省联合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已在全国产生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一些省纷纷到广东考察调研产学研合作的经验。福建、四川、湖南、天津、重庆等省市借鉴广东的做法,将产学研结合作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政府引导和财政投入,全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

我们有理由相信: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在广东联合推动产学研结合,不仅是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科学探索,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实践,对推动创新型广东建设、实现科学发展意义深远。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及企业代表参观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企业园区。(资料照片)

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签约仪式上,高校和企业代表正在签订协议。(中国教育新闻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