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参加酒泉航天发射场建设的日子

2008-10-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魁元(原总装备部特种工程技术安装总队二营教导员) 我有话说
9月25日21时10分,在电视机前看到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的壮观场景时,我的心情格外激动,思绪像腾飞的火箭,把我带回了14年前战斗在酒泉航天发射场的那段峥嵘岁月……

1992年9月

21日,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代号“921”。1994年初,国家将载人航天发射场的重大工程建设任务,下达给了当时我所在的被誉为“中国工兵第一旅”的总装备部特种工程技术安装总队。那时我在该部队二营担任营教导员、党委书记。8月17日,我和全营数百名官兵,乘坐军列,从北京总部出发,经4天4夜到达了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拉开了建设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序幕。

初进大漠,迎接我们的是一望无际的、荒凉的茫茫戈壁和风沙的无情吹打。那里是典型的干旱、大风沙地区,号称“死亡之海”,民谚形容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

发射场建设的第一场战役是导流槽施工,它是位于发射塔架底部的基础设施。酒泉发射场为双向导流槽,主要功用是把火箭助推器点火产生的烈焰通过导流槽导至塔架外侧,以避免其对周围设施的破坏。导流槽是地下建筑,深达二三十米,大小像个足球场,墙体、底板和顶板全是用钢筋砼筑成的近2米厚的整体,是我国载人航天最大最关键的基础性设施。

我们二营是导流槽建设的主攻部队。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为鼓舞士气、激励斗志,我们组织部队参观了当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阵地,瞻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与开拓者聂荣臻元帅之墓,坚持党委工作会议开在工地,组织官兵工地入党宣誓,并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适时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由于是地下作业,又缺乏大型机械,20多米长、直径36毫米的钢筋全部是十几个战士一组一组地往里抬。导流槽主体砼浇筑是最困难、最关键的工作。由于必须是一次性浇筑完成,而且浇筑接缝不能超过2小时,为确保质量,我们全营实行三班倒,不管刮风下雨,每天24小时连续作业。通过高压输送管道往作业面输送混凝土,最怕的是管道堵塞。有一天晚上恰恰遇到了管道堵塞,大半个小时没清理好,许多战士着急,脱下防护手套,直接用手清理,在摄氏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钢管把战士们的手粘下一层皮。由于干旱缺水,战士们整天与水泥打交道,却很难洗澡、洗衣服。沾满水泥的衣服经汗水一泡,板结变硬,被战士们戏称为“航天服”;头发沾满了水泥,板结成一块,脸上、脖子上被风沙吹裂了一道道口子。走在回营房的路上,战友间互相打趣地说:“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二营搞土建的。”为了赶进度,全营有100多名战士主动放弃难得的探亲假,有几十名官兵甚至亲人病危、病故都没有回家。就这样,经过11个昼夜的连续奋战,导流槽主体浇筑完成,到1995年9月21日导流槽成功封顶,共动用钢筋近千吨,混凝土3万余立方米,比原计划提前38天完成。为此,我们营队荣立集体三等功。导流槽的高标准建设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浩瀚的戈壁大漠中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转业回到家乡山东高青县已经10多年了,可每当从电视中看到我们国家的神舟飞船从发射场冲天而起遨游太空时,我就禁不住热泪盈眶。今天,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又以多人多天、舱外行走的成功壮举,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里程碑。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复兴,看到了东方巨龙的呼啸腾飞!

参加酒泉航天发射场的建设,是我一生的光荣与自豪!

(本报记者赵秋丽通讯员刘恒波、张卫国、杨洪永整理)

李魁元(原总装备部特种工程技术安装总队二营教导员)

人物小传:李魁元,1959年生于山东省高青县。1978年应征入伍。1993年起任总装备部特种工程技术安装总队二营教导员、党委书记。1994年8月带领部队赴酒泉航天发射场修建发射场导流槽,荣立集体三等功。1996年转业到高青县建设局任环卫处副主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