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镜头下的新农村

2008-10-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新武摄影报道 我有话说

放学归来

小岗村里气象新

三十年前,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18位

村民率先实行“大包干”,迈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三十年后,小岗村通过挖掘自身潜能,在新农村建设的征途上继续做出新贡献。他们确定了“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确保从2003年起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至少四百元以上,达到全村基础设施健全,文教设施配套,给供水设施完善,环卫设施齐全,实现路、水、电、有线电视和电话“五通”,把小岗建设成为工业强村、旅游大村、生态美村。

近年来,小岗村大力发展蘑菇、葡萄种植,促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通过加快小岗双孢菇生产园区、优质葡萄示范园、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以及生猪繁养场和龙虾养殖场等“三园两场”建设,现代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在搞好农业建设的同时,小岗村还以大手笔、大投入,依托中国改革开放纪念地、红色旅游考察地、乡村旅游休闲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四地”资源,加快创建4A级旅游风景区步伐。

重温按手印的历史

书声朗朗

农资超市进村庄

大学生栽出鲜蘑菇

小康家庭

“当代愚公之乡”沙石峪村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河北省遵化市新店子镇沙石峪村采访,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曾以“愚公之乡”闻名全国,村民们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当代愚公”和“中国北方农业的一面红旗”。当年,他们在石头缝里取土,青石板上造田,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三中全会以后,沙石峪村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使村民生活有了很大改观。2007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000多万元,人均收入4600元,比三十年前增加了十几倍。现在成片成片的果园、红红火火的村办企业让沙石峪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农家乐

板栗加工

村办展览看变化

嬉戏在村头

剪枝果园

难忘的历史

本报记者刘新武摄影报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