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地震救援的“开路先锋”

2008-10-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罗路云 通讯员 杨鸿 陈才胜 我有话说

刘向阳,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副团长兼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副总队长;曾荣立三等功3次、二等功一次;2006年被评为首届全军青年十大“爱军精武标兵”,2008年7月被中组部表彰为“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

自投身地震救援以来,他带领官兵在废墟中救出“可乐男孩”薛枭、“阳光女孩”马晓凤等人,创造了许多

传奇,被誉为我国地震救援的“开路先锋”。

救援奇兵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刘向阳带领一支救援分队,紧急赶赴都江堰市中医院,救援一名埋在废墟深处的幸存者。当时,本地救援人员一直未找到有效的解救办法。无奈之下,他们准备截肢解救。刘向阳先叫“停”。经过仔细勘察,他另辟蹊径,用一种专用工具,将这名幸存者完整救出。“国家救援队,就是不一样”,刘向阳和他的队伍因此名声大噪。

5月13日,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奉命星夜救援某厂压埋着的2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其中,有两名是“国宝”级专家。这是一场难度和危险系数极高的冒险。救援需要打通道,打通道就要清除断梁;断梁一旦拿开,失去支撑的残垣有可能倒下。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刘向阳和队员集思广益,当即创造“笼式救援法”。他们利用就便材料制作“笼屉”状救援器材,成功营救出包括2名“国宝”级专家在内的8名幸存者。

在此后的救援中,刘向阳协助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团长王洪国,带领150名救援官兵,先后转战绵竹、汶川、北川等市(县)48个作业点,营救掩埋在废墟深处的49名幸存者,确认定位300余名幸存者,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英勇使者

2003年,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首次亮相国际舞台。当年5月22日,阿尔及利亚发生里氏6.2级地震,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万里驰援,成功救出一名12岁的小男孩,成为参加救援的38支队伍中,除法国队之外唯一发现、确认并救出幸存者的队伍。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北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里氏7.6级地震。顷刻之间,多个城镇房屋倒塌,数以万计的灾民挣扎在死亡和伤痛的边缘。10月10日,刘向阳率领救援队第一个赶到重灾区巴拉考特镇。他们顾不上休整,经过严密搜索,终于在一幢两层商店的废墟下成功救出第一名幸存者。

按照国际惯例,由于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最先到达灾区,掌握了最全面和准确的灾情信息,中国救援队成了巴拉考特灾区实施国际联合大救援的“总指挥”,负责国际44支救援队伍的现场组织、协调和指挥等工作,创造了“5个第一”: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支救出幸存者、第一例现场手术、第一次担当国际救援总协调人、第一个实施联合救援。作为协调人,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得到联合国人道主义组织和国际同行的高度赞扬。

业界精英

2006年8月5日,亚太地区17国地震紧急救援演练在石家庄举行,这是由我国政府首次承办的大型国际地震救援演练活动。来自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士、印度、日本等17个国家的救援队,和我国17支省级地震救援队,以及国际救援组织共计200多人参加演练。刘向阳负责指挥现场搜救演示,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以出色的表现,征服了所有参观者。演练总指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官员阿炯卡托奇说:“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已经成长为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队伍。”这次演练的科目和内容,被确定为“石家庄模式”,在亚太地区17个国家推广。

2006年12月,38个国家的200多名救援队员齐聚新加坡,接受新加坡民防学院的培训。在国际地震救援界,新加坡民防学院素以严格闻名。12月的新加坡,气温通常在32摄氏度以上,队员们戴着沉重的钢盔,身着厚厚的制服,脚穿高腰皮鞋,在炎炎烈日下站上一会儿便汗流不止。有的国家的队员承受不了这种训练退出了。面对残酷环境、恶劣条件,37岁的刘向阳带领队员们义无反顾地向所有项目发起挑战,取得总评“优秀”的成绩,他个人还获得体能、现场操控、演练文书、灾情评估和综合评定“5个A”的优异成绩,成为新加坡民防学院顶尖的毕业生,他的画像被高高悬挂在学院的荣誉墙上。

编写救援培训教材,是加强救援队正规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刘向阳担起了这一重任。他在国家地震局专家指导下,几年来潜心探索地震救援理论和训练方法,组织编写《救援器材作业指导法》、《专业训练指导法》等11本教材,使救援训练不断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填补了我国地震救援领域没有权威专业教材的空白。后来,这11本教材被国家地震局推广,指定为国内26支省级救援队训练专用教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