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办学校风雨路

2008-10-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汤有祥(安吉上墅私立高中校长) 我有话说

我原是浙江省安吉县上墅乡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上世纪80年代初,安吉县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仅30%左右,每年有2000多名初中生毕业后即失学。

每年初升高揭榜的日子对大部分初中毕业生都是黑色的七月。1984年7月,

我一位同事的儿子由于几分之差没考上高中,同事苦苦哀求校长让孩子重读初三,却被校长拒绝:“我让你的孩子重读,其他家长也这样要求怎么办?”同事流泪了。这一幕使我特别难受。

当时,私人办厂已屡见报端,私人能办厂,为什么不能办学?治穷必先治愚,富民必先兴教。我出身于农民家庭,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我决定为那些上不了学的农家孩子办一所学校。在乡亲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于1984年创办了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

一年后,我拿出所有积蓄7000多元和准备建房的材料,在自留地上建造了一座69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所真正的私立高中在安吉山村诞生了。

我的学生都是被公办学校淘汰下来的农家孩子。我从杭州请来退休的好老师,用最好的老师教最差的学生,这一举措立见成效,学校很快名声远扬。

没想到,我一不小心竟创造了一个全国第一:1996年在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等单位编辑的《中国当代教育教研成果大典》中,我的学校被认定为“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全国各地媒体纷纷报道我办学的事迹。

这“第一”给我带来荣耀,也带来无尽的麻烦和烦恼。由于我在高中教育引入了竞争,受到社会上许多非议。有人说我是“鲶鱼游进沙丁鱼群”,搅动了教育界平静的水域。办学数年,民办中学灵活的体制优势显现出来了,当地学生、公办老师纷纷被吸引到我的学校,这又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公办中学的不满。1987年3月,围绕我私人办学问题在浙江省引发了一场大风波,根据浙江省教委的意见,县教育局发文不许我留职停薪私人办学,并规定“从今年起不得再继续招生”,我的办学陷入困境。幸亏当时的湖州市长费根南了解情况后,坚决支持我办学。在他的干预下,我才度过这一难关。1988年4月2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所私立中学的冲击波》,对我私人办学给予有力支持。

但即使如此,办学路上,还是风波不断,磨难不断。1991年全省普通高中证书会考,我校学生因为是非计划内指标,已在校的1989、1990、1991届高中学生一律不能参加高中证书会考,此事引起学生躁动。我到处求告,八方疏通,经过市、县几上几下的周折,事情才算解决。2000年安吉县7位公办教师在原学校聘期满后应聘来我校任教,结果此事又引发了一场诉讼,事情闹到对簿公堂……

24年风雨历程,换来了沧桑巨变,我校从仅有一个60人的农职班起步,发展到如今融普高、职高、高职为一体和产教结合、校企联营的上墅教育集团,拥有在校学生5000余人,教职员工400余人。从地处山村的一幢教学楼,1995年搬迁到县城开发区,扩大成为校园占地面积400余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24年来,我校共培养出学生18000人,这些学生或考上大学,或出国深造,大量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我校走出了一条民办教育的成功之路,被誉为“中国民办教育的成功典范”,《亚洲财富》杂志将我校的探索归结为

教育理念创新的5项全国第一、一项率先:第一个提出“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第一个提出“不评三好学生,改革评价模式”,第一个提出“教育要使人人成功,不能培养失败者”,第一个提出“立足市场办学,瞄准未来育人”,第一个提出“实行订单招生,保障学生就业”;率先提出“强化外语特色,拓宽成才之路”。这些理念和举措,体现了中国民办教育的改革方向,我本人也获得“21世纪封面人物”、“新世纪中国改革人物”、“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世界成功人士”等荣誉或称号。

我信奉陶行知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我信奉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条。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我将一如既往地沿着既定办学之路走下去。(本报记者叶辉整理)

人物小传:汤有祥,现任安吉上墅私立高中校长、上墅教育集团董事长,浙江省第十届政协委员、民进中央联络委员、浙江省民办学校协会副会长等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