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魏晋清玄:道家的美学实践

2008-10-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彭民权 我有话说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与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儒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影响,道家则主要对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予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意思的是,道家本身是反对任何文化建构的

,甚至主张放弃文字与语言。那么,为什么偏偏道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侧重于审美层面?道家思想在哪些方面暗合了中国古代美学的价值取向?李春青教授的新著《道家美学与魏晋文化》,正是基于这些问题展开研究的。

作为一部探讨道家美学的著作,《道家美学与魏晋文化》一书在中西美学比较视野中考察道家美学,提出不少有价值的观点。比如“道”这个概念。中西比较诗学界的学者往往喜欢将中国的“道”与西方的一些概念作比较,如“逻各斯”、“绝对精神”等等。作者浸淫古代诗学二十余年,对中国古代文化十分熟稔,又长时间阅读西方哲学著作,对“道”与西方的“理念”、“绝对精神”等概念作了深入比较,认为中国的“道”与西方哲学中的“理念”、“唯一实体”、“绝对精神”等并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中国的“道”从来不是精神实体。老庄的“道”,“是存在变化本身,是自然秩序本身,是宇宙万物的自在性、本然性本身的话语形式”;孔孟之“道”,则是“现实世界的‘应该原则’,是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本身,并不是什么外在于人的神秘之物”。这种概念的差异背后,恰恰是中西方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

严格说来,在老庄那里并没有一套专门针对美学的理论。但老庄思想系统的价值旨趣、运思与言说的方式,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正是在老庄思想的启发下,魏晋六朝开创了审美意识自觉的时代。《道家美学与魏晋文化》的一大贡献在于,对魏晋清玄出现的文化背景、清谈世风中蕴含的美学精神、“清”“玄”等概念中蕴含的美学思想以及魏晋诗歌、书法、画论等艺术形式所代表的美学精神等等内容作了详尽的论述。正是在详细梳理魏晋文化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道家思想是针对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的现实提出的救世理想。老庄通过一种否定性的努力来拯救社会。魏晋清玄则是魏晋南北朝士人面对社会动荡,主动放弃救世理想,完全退守个人世界后的一次美学实践。《道家美学与魏晋文化》李春青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