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循序渐进的残疾人教育事业

2008-10-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姚晓丹 我有话说

“13到6,这是一种进步”

2008北京残奥会胜利落下了帷幕,世界看到的不仅仅是这短短的11天。它是一个窗口,展示着残疾运动员的良好风貌,也展示着我国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情况。就像残奥会闭幕式的主题“给未来的信”,这封信里有今天的努力也有对未来

的期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残疾人通过接受教育,参与社会生活,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增强了平等参与意识。

2003年,教育部、卫生部和残联联合印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将之前沿用的《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中不能被大学录取的情况从13种减少到6种,身体残疾不再包括其中。第二部分“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各种身体残疾也均不包括在内。残联教育就业部教育处处长李冬梅认为:“从中国《执行细则》到《指导意见》,从13到6,这是一种进步,不仅是观念上、认识上的进步,更是整个社会的进步。”

通过举办残奥会,北京和各协办城市成为基本无障碍的城市,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北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冯建中认为,残奥会给人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育。观看残奥会比赛,能够真切感受到残疾人运动员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人生的价值、追求的力量,从而更加勇敢地面对挫折。

“不是设立门槛,而是提供帮助”

残联教育就业部李冬梅处长说:“平等地接受教育是残疾人的权利,高等教育要实现大众化,对国家来讲不能设立门槛,而应该提供帮助。”

在普通高校里,图书馆、教学楼等地方的无障碍通道正悄然体现着无声的关切。身体残疾的优秀学子并不鲜见,北大有桑兰,人大有路蒙佳。他们和健全学生一起,谱写学校的辉煌,他们的故事也激励着一批批渴望进入高等学府的残疾学子们。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公室李主任说:“大学是培养学识和能力的地方,身体残疾并不能阻挡渴望知识的脚步。只要达到分数要求,我们欢迎所有有志青年。”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经各级教育、民政、残联等有关部门及广大残疾人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初步形成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李冬梅介绍的一串串数字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

三年,17821 人

2002年,听力残疾考生参加普通高考、研究生考试,英语听力免试;2004到2007的三年,普通高校录取残疾学生累计17821人,高等特教学院录取残疾学生3818人。这不仅仅是一串数字――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据教育部统计,到2007年,全国义务教育特教学校从1986年的423所发展到1618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从556个发展到678个,在校生从4.72万人发展到41.3万人。

――高中阶段(含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和高等特殊教育从无到有,初具规模。据中国残联统计,到2007年,全国高中阶段特教学校(班)231个(含成人职业教育机构),在校残疾学生近1.4万人;专门招收残疾人的高等特教学院(专业、班)14个,在校生近2400人;还有近2万名残疾人在普通高校就读,达到国家录取分数线的残疾考生被普通高校录取比例为95%。

――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据中国残联统计,到2007年,全国接受残疾人职业培训的普通教育机构2114个,各级残联举办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1918个,72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教育与培训。

――扶残助学活动广泛开展。“十五”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力度,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在坚持政府为主的同时,中国残联积极筹措资金,针对残疾学生学习和生活成本大大高于健全学生的状况,实施各种助学项目,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同时要求各地残联多渠道开展扶残助学活动,出台资助贫困残疾高中生和大学生政策。

残疾人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残疾人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促进了残疾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参与程度的提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